第705章 提前收割?(第3/3頁)
章節報錯
其中大部分有價值的資源都是來自通天路。與沉絕接觸的那些通天戰士,普遍在通天路經歷了漫長的廝殺,也截獲了諸多種族留下的資源。
這導致勝利城的資源總價值最起碼要比星城的庫存資源價值高百倍以上。
只要能夠得到勝利城的幫助,星城在得到精靈王的資源扶持前可以度過一段時期的平穩發展歲月,不需要束手束腳規劃資源的配額,為資源發愁。
他需要勝利城的幫助。接下來的數天時間,封棋留在勝利城與各機構的決策者展開討論。
數天的商討後,合作協議達成。合作主要分為五個方向。第一,教育資源最佳化與人才互通。
破曉學府與星城學府將替代勝利學府與聯合學府成為人族唯二的頂級學府。
未來五十年的發展規劃中,這兩座學府將被重點發展,投入大量教育資源。
勝利城的學員都可以報考這兩座頂級學府,做到教育資源的互通,也就不需要在勝利城另設一座新知識的教育學府了。
這將有效減少資源的浪費,集中教育資源。第二,資源的統籌管理。勝利城的資源庫將與星城的資源管理部門對接,將資源交由星城資源管理部門統籌管理,星城資源管理部門有權力隨時抽調勝利城的資源用於星城的發展。
第三,知識共享。勝利城資料庫在與星城資料庫融合後,勝利城可以隨時查閱星城的知識。
與此同時,血煉功法將在破解版血肉祭登場前在勝利城進行推廣。第四,軍部力量的逐步融合。
未來人族不需要設立多個獨立管轄的軍部,星城軍部與勝利城軍部需要進行逐步整合,並在張道文晉升為軍部總指揮官的那天徹底完成軍部力量的融合,保證對外力量的調動效率。
第五,技術的轉型與舊體系的淘汰。這一步是星城發展必然要經歷的過程,但勝利城不需要經歷。
為了節省資源的消耗,勝利城需要將對內的技術研發投入逐步取消,將重心轉向星城。
……這五個方向都說明了一件事。勝利城的發展將逐漸停止,重心不斷朝星城轉移。
從資源到人才,逐步融入星城。這麼做並非是放棄勝利城,而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消耗。
如果繼續發展勝利城的技術,投入的資源其實星城都有,重走一遍星城走過的道路完全沒有必要。
所以勝利城的產業與技術被淘汰是必然。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勝利城配合城市融合,到時候就能直接獲取到星城的頂級技術。
這與凜冬城有本質上的區別。凜冬城是一座全民尚武的城市,他們的資源投入在戰力的建設上,不與星城的技術研發投入起資源衝突。
所以封棋從不去管理凜冬城的資源消耗。但勝利城不一樣,這座城市有著雄厚的基礎底蘊,各項技術都在同步發展。
修煉學、術法學、領域學,等等領域勝利城每年都會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發展,聯合研究院的地位更是要高於現在的虎魄與猩紅研究院。
這些投入在封棋看來完全沒有必要。很多知識信仰資料庫裡都有,大家走的是同一條道路。
勝利城完全可以搭上星城這條快速通道,不需要再摸索前進就能獲得寶貴的知識。
如果選擇繼續自我摸索前進,或許會有新的發現,但期間每一步的前進必然會消耗大量資源,走的還是與星城一樣的道路。
勝利城與星城的融合,需要考慮的因素遠比融合凜冬城來得多。這也是封棋選擇直接開放破曉與星城學府給勝利城的原因,讓勝利城的人才對接星城現有的技術與知識,不需要再走重新研發的道路。
但以星城現在的體量想要融合勝利城還很困難。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儘快開始破曉城的建設。
這也是封棋最頭疼的一個問題。破曉城第一期的建設技術已經非常完善,唯獨欠缺建設資源。
人力資源上,這條時間線遠沒有前幾條時間線那麼欠缺。有了勝利城的加入,建設破曉城的人力缺口可以得到填補。
這正好彌補了勝利城重心轉移期間,大量研究院等機構被取締,人才與人力無處安置的問題。
他們都可以被投入到破曉城的建設中。唯有資源問題,無法解決。修煉體系城市的建設堪比無底洞,需要投入極其龐大的資源,即使能夠提前對接沉絕,將精靈王與精靈族遷徙至東部區,它們攜帶的資源也無法滿足破曉城的建設消耗。
這讓封棋有了新的想法,提前一步掠奪幽影城主。他原本想要給幽影城主更多的發展時間,但現在看來完全沒有必要了。
前期的發展至關重要,每晚一年都是損失,這遠比讓幽影城主花費時間收集更多資源來得重要。
有限的時間下,時間就是金錢,甚至比金錢更重要。想到這裡,封棋下意識低頭看向身旁的小幽。
似乎是發現了他的注視,小幽勐地舉起了手裡的半成品空間手環:“老大,正在製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