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居民已經徹底習慣了破曉城的生活,對於新設施的接受度也是越來越高。

也正是在這一年,封棋親自前往凜冬城,向凜冬城發出了邀請。面對他的邀請,凜冬城的高層似乎早有預料,當天就召開會議透過了搬遷的計劃。

對此封棋並未感到意外。凜冬城與星城隔著千山萬水,但一直有穩定型空間傳送陣建立連線,時常進行交流。

當年沐晴為凜冬城打下了發展的基礎,現代凜冬城與破曉城都有著共同的破曉意志,並開啟了信仰成長體系。

得知他的到來,凜冬城萬人空巷。無數人想要親眼見證他的真容,目睹他這個只存在於教科書上的歷史人物。

待他回到星城,凜冬城的搬遷計劃啟動。由於凜冬城沒有對接破曉城的運輸軌道,所以只能夠透過穩定型空間傳送裝置進行轉移。

但在凜冬城居民的遷徙開始前,封棋將建設部的傢俱定製系統率先發給了凜冬城高層,讓他們開始提前安排居民定製新家的傢俱。

凜冬城居民登入這套系統後,就可以看到分配給自己的房間虛擬模板。

可以進入虛擬遊戲倉進行檢視,也可以在平板上挑選傢俱進行模擬裝飾,選出自己喜歡的裝修風格。

如果選擇困難,破曉城的建設部還有固定的十套裝修設計模板可供選擇。

如此新穎的設計,很快引起了凜冬城居民的轟動。凜冬城的網路上,討論裝修風格的話題開始迅速提升,如何裝修有特色的房間成為凜冬城飆升的熱門話題。

民間熱議裝修的同時,凜冬城與破曉城的高層也開始了對接工作。想要城市融合,顯然不需要獨立的行政管理機構存在。

他們的存在或許有助於早期的管理,但伴隨著時間推移極有可能出現各方面的意見矛盾,導致兩個城市的管理層出現理念上的衝突。

這次既是城市之間的融合,也是破曉城管理層的權力融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封棋首先邀請了凜冬城的高層提前來到破曉城進行參觀。

第一次來到破曉城的凜冬城高層正如他所料,徹底被破曉城的規模與設施給震驚了,跨過傳送陣的那一刻,好似突然降臨在了未來世界。

其實凜冬城一直都知曉破曉城的建設專案,但破曉城的建設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直到今天,他們才明白建設破曉城是多麼有遠見的一步棋。這座城市,象徵著人類文明站在了新的高度與新的起點。

用了半個月時間參觀了星城的中心區,體驗了各種修煉建築的功能,封棋以全人類領袖的身份召開了破曉城的第一次最高階會議。

這次議會討論的主題只有一個,該如何融合兩座城市的行政管理權。這個問題,紀河早已經在未來規劃裡寫明瞭。

紀河表示,未來的破曉最高層必然要由多個城市的高層融合組建,絕非曾經星城的最高層一家獨大。

星城的最高層最瞭解的還是星城,但對凜冬城等其他城市的瞭解甚少。

如果讓他們決策其他城市的問題,很有可能導致一系列問題的衍生。所以第一步就是要融合高層,增添最高決策層的人數。

但紀河還表示,雖然需要增添最高決策層的人數,但第一屆破曉城的最高決策層仍要以星城的決策者為主。

畢竟對於破曉城,星城的決策層顯然更加了解。理念的衝突問題該如何解決,紀河也在未來規劃裡寫明,表示未來需要去掉地區符號,讓兩座城市凝聚出一個嶄新的身份代表符號,那就是破曉城居民,拋棄星城與凜冬城的身份。

除了第一屆的星城最高層是融合後新增席位產生,往後的破曉最高決策層將從各地區統一標準選拔。

也就是說,除了現在最高會議上的這些人。從下一屆開始,破曉城的最高層將不再劃分地區符號,這樣只需要經歷數代更替,大家都會以相同的身份符號來決策未來規劃。

會議持續了三天。最終會議透過了最高層融合的決策。這次會議過後,將不再有凜冬城最高決策層,他們統一編入破曉城最高層。

其中有32人已經年齡接近退休的凜冬城高層提前提出管理層,畢竟破曉最高層的席位數量不需要那麼多。

同時會議決定,第一屆編入破曉最高層的凜冬決策者暫時被分配管破曉城的凜冬北區。

會議結束後,搬遷計劃正式啟動。破曉城的管理機構也在後續的日子裡迎來了最忙碌的日子。

城市融合絕非幾句話可以解決。這期間最忙碌的當屬破曉城的資源管理部門,城市融合會議結束後,封棋給資源管理部門下達了一個任務,要求他們將凜冬城搬運來的資源進行登記分類,然後送入資源倉庫。

畢竟城市融合,資源管理也將統籌處理排程。凜冬城的資源管理部門就地取消編織,全部人員編入破曉城的資源管理部。

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資源管理部門聯合黎明軍部開始處理資源的入庫問題,每天都有大量凜冬城的資源被搬送至破曉城的資源倉庫。

期間每一種資源的量都需要詳細的記錄,然後錄入至破曉資料庫。這樣資源的走向封棋就能夠透過管理系統,看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