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三種顏色的金屬液體在左天選的操控下相互融合,變為了白色金屬液體。

這個過程僅用了半小時,但左天選已是汗流浹背,感到精神疲憊。

不熟練的熔鍊技巧,讓左天選在熔鍊過程中時刻處在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擔心自己不小心導致融合發生爆炸。

當白色液體出現,左天選忍不住長舒了一口氣。

接下來,他伸手驅動功法將白色液體從鍛造爐內吸出,倒在了長方形的塑形模具內。

等待自然冷卻後,左天選用金屬鐵鉗夾出白色金屬長條,揮手間手腕處的空間手環綻放光芒,隨後他的右手虛抓,手裡多了一柄虛幻的能量大錘。

只見他的眼眸逐漸被一層赤紅色覆蓋。

這是器族專用的一種用於煉器的法眼,比左天選原本使用的鑄神眼強了不止一籌。

簡單比喻,就像是放大鏡與顯微鏡之間的差距。

這也是卡死現代鑄造學無法發展的一大因素,鑄神眼無法分辨那些結構較為複雜的高階靈礦的構造,很多時候都是熟能生巧後靠感覺去辨識。

但學會了器族的鑄兵眼,靈性金屬的內部結構在眼中一清二楚。

目光掃視許久,確定要從哪裡下手改變金屬內部結構,左天選開始行動。

能量鍛造錘舉起後重重砸落,鑄兵眼下的靈性金屬內部靈點排列結構發生改變。

這個過程,左天選透過一錘接一錘的重擊將靈性金屬內部的結構光點朝他預想中的排列方式組合。

這次他鍛造的是一把短柄戰斧,武器的內部主要結構他挑選的是三種排列方式。

分別是用於提高武器抗破壞性的堅固結構,提升戰斧鋒利度的鋒銳結構,以及劈砍附帶屬性元素的混合結構。

其中最難的是元素混合結構。

這種結構對不同的靈礦有不同的組合方式,目的是透過結構變化提取靈礦本身附帶的屬性。

例如戰鬥中用短柄戰斧劈砍,能附帶靈礦本身的屬性對目標造成一定的屬性侵蝕傷害。

這次鍛造的短柄戰斧使用了三種靈礦,需要分別搭建三種提取元素的結構,再組合成一個元素混合結構。

鍛造的最終目的就是將靈礦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而組合排列靈礦內部的結構,就是鍛造師製作武器最關鍵的一道關卡。

這一點可以參考自然界的碳元素的排列組合,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是金剛石,可以是石墨……不同的排列組合物理性質有很大的差異。

這不同於人類最原始的鍛造工藝,是以成型為主要目標,鍛造師更多關注是微觀層面的結構變化。

為武器塑形反而是最簡單的步驟。

一名優秀的鍛造師,就必須掌握大量專業知識,然後熟練將知識運用於實踐。

左天選捶打靈性金屬的過程持續到了晚上八點。

汗水已經浸透了褲子,已經飢腸轆轆的他卻沒有停下捶打,仍在繼續努力。

這個過程是對左天選的體力的艱難考驗,封棋這次考試的內容要求之一就是要左天選不停歇的一次性打造出一柄武器,且過程中不能有影響鍛造步驟的休息時間。

透過反覆的捶打,此時靈性金屬內已經有兩道結構排列組合完成。

現在左天選正在進行的是第三道,也就是最難的混合元素結構的排列。

每一錘砸在靈性金屬表面,左天選體內的靈氣就會順著鍛造錘砸入靈性金屬內部,一點點改變內部結構的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