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破曉學府的學員一起探討靈獸學,他更多的是充當一名聽眾。

基礎理論層面的淺薄,令他很難擁有自己的觀點。

遇到小團體裡的理論答辯時,給穆風的感覺就是,聽哪邊都覺得有道理,卻無法建立自己獨有的觀點去審視別人的

觀點。

一個月的時間,給穆風的感覺非常短暫。

到了要離校的那天,穆風與破曉學府的學員告別,踏上了返回智慧學府的車輛。

坐在校車上,望著破曉學府的景色,穆風內心忽然升起了強烈的後悔。

如果當初努力學習,以他的天賦應該有較大機率能夠進入破曉學府。

但現在木已成舟,他自知反悔已經來不及了,這旅程結束,他也是時候放下心中不切實際的想法迴歸平凡了。

車輛駛離破曉學府後,徑直往北行駛。

夜幕降臨時,繁華的城市風景褪去,車窗外的主道兩旁是一望無際的田野。

仔細傾聽,除了車輛發動機的轟鳴聲外,還能聽到蟬鳴與鳥叫聲。

這裡是星城的耕種區之一,也是星城的主要糧食產區,智慧學府就坐落在這片區域的深處。

但這裡最出名的並非是智慧學府這座在星城民眾眼裡毫不起眼,甚至都沒多少關注度的低階學府,而是一塊靈田耕種區。

靈田耕種區佔地面積五畝地。

這片靈田當初是紀河計劃開發,採用的是命運城提供的靈田養成技術。

當時的星城領袖紀河認為,人族必須要擁有自主產出靈性資源的渠道,而不能完全依賴於對外擴張。未來的戰爭形式會逐漸走向強強對抗模式,無法像早期那般輕鬆驅散一座領域場,然後收割成片的資源,很容易遇到強敵攔路,數年內都無法獲取到靈性資源。

真到了那一步,習慣了以戰爭方式取資源的人族將陷入發展瓶頸。

紀河當初力排眾議,毅然決然地對裂天神族宣戰,就是

想要為人族多開闢一個方向的戰場,讓人族多一個獲取資源的渠道。

打造靈田,也是紀河改革計劃中的一個重點專案。

曾經的星城絕大多數資源無法被複制,很多靈植儲存在資源庫裡,用完了就徹底沒了獲取的渠道。

打造靈田就能將那些需求量較大的靈性資源批次種植,達到穩定產出的目的。

為了開墾這五畝地的靈田,星城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才從命運城商人的手裡買到相關技術。

這五畝地靈田主要的作用其實不是產出資源,畢竟五畝地的產量對於星城而言根本無法解決本質上的問題。

紀河考慮問題的角度永遠都是以人族的未來發展為主。

這片靈田被紀河規劃為打造靈田的試點區域,如果靈田的打造技術可行,且維護消耗足夠支撐,那麼未來新城市

「破曉城」將以這項技術為基礎,展開批次的靈田打造。

這是紀河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

遺憾的是,紀河直到死去都未能看到靈田的出現。

這五畝地的靈田是在紀河死後,重新組建的星城最高議會採用的紀河諸多星城改革方案中的一種。

其實紀河的改革方案還有很多。

每一項改革都是從長遠的角度考慮人族的未來發展。

但紀河也只是施行了自己諸多改革方案中的一部分,面對逐漸衰老的自己,他縱使有心,卻已經無法再繼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