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眾人的眉頭緊蹙,一時之間彷彿心中沒了人選,一個個都沒再說話。

連處在主位的蘇遲也皺了皺眉。

這朝堂上能用之人少之又少,北盟已經太平了多年,能人都是些老輩前朝大臣,但如今這些人老的老,傷的傷。

不像東離之人,他們這些年四處征戰,將原本四分五裂的大族生生統一收復,成了一方大國。

就在眾人低眉不說話,一位已經年邁的老臣忽然出聲道:“陛下,臣百里戎卓願意自請出徵。”

那聲音雖帶著滄桑沙啞之感,但其中還有著濃濃的威嚴之感,那是常年征戰沙場才會有的獨特聲音。

“百里將軍,您為北盟已經付出很多了,如今您已年邁,再讓您實是不妥。”蘇遲眸子裡一瞬間閃過了什麼,很快,沒人捕捉到。

所有人都知曉百里戎卓是蘇遲的父親,那位年邁的將軍。

“陛下,臣百里戎卓既然受了這北盟這麼多年的俸祿,百里家自然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百里戎卓依舊沒有改口認真道。

蘇遲看著這百里戎卓,又望了望其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大臣,沒來由的有些氣惱,她是萬萬不能讓這樣一位忠臣白白送死。

更何況是已經年邁了的忠臣

於是蘇遲望了望外面,道:“如今天色過晚,這件事明日再商議。”

“你們先回去。”

聽此,那些跪在地上的大臣如釋重負般,匆匆離開了王朝奏事殿,臉上還帶著絲絲冷汗。

而那百里戎卓和丞相卻依舊在大殿上,並沒有離開的意向,彷彿還要對這陛下說些什麼。

“丞相,百里將軍,你們留在此做什麼。”蘇遲依舊坐在主位上,望著面前並未離開的二人問道。

“陛下,北盟的局勢實在堪憂,若是繼續放任東離那些人不管,北盟最終會落得怎樣的下場,想來陛下心中已知。”

先說話的是百里戎卓,他不僅是這北盟的大將軍,也是這蘇遲的爹,他既不想見到北盟百姓受到戰火的

“臣認為此事該戰,且臣是最好的人選,所以臣百里戎卓請求。”

蘇遲沒有立刻反駁自己這位老父親,也是老將軍的一片熱忱之心,她明白她的這位父親早就做好了為北盟戰死的準備。

可,這一次當真是不能用他,這件事是她身為皇帝的考量的,且不說百里戎卓的身體這些年越來越不行,就但看他的體力,也決計受不住戰火的勞累,若是勉強出戰,戰死為其次,最主要的是他的身份,不是什麼小兵,若是當了陣前將軍,那便是掌握數萬兵力的指揮者,指揮者若是輕易死在戰場,便是群龍無首,此戰便直接不戰而敗了。

這並不是兒戲,她身為皇帝就該為百姓考量,為那些士兵考量。

這時,丞相出聲了:

“陛下,臣留在這裡,是因為有一人推薦。”

“丞相大人在剛剛可是什麼話都沒怎麼說,怎麼現在有了推薦之意?”蘇遲帶著探究的眼神望向丞相。

“說來聽聽,是何人要我們丞相大人親自開這個口。”

蘇遲一揮衣袍,將擺置在一旁的茶拿起,緩緩喝了起來。

“陛下,這人便是您剛剛關入大牢的國師。”

聞言,蘇遲放下茶杯,好正視這丞相到底打得什麼盤算。

“丞相,何出此言。”蘇遲挑了挑眉,眼裡帶著一絲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