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201章 出使、建立運朝的各項條件(第3/5頁)
章節報錯
李泌沉聲說道。
“何來的三面夾擊?”
這個時候,一位不知名的大人出列問道。
李泌沉聲道:
“元、遼、金,三朝合一,難道不是三面夾擊?”
大明朝臣聞言一驚,細細一思考,李泌這話,確實有可行性。
現在大元獲得了皇天后土玉,晉級天朝,遲早的事情,要是以王朝、皇朝的身份投降過去,必定能獲得不低的天地果位與爵位,
而且說不定還能掌握實權。
三朝關係之前本就密切,現在三合一,未必不是危言聳聽。
一旦成功融合,多出的強者、兵力,絕對會給大明、大宋造成極大的壓力。
看來這位李泌還真不是浪得虛名,竟然能推測出三朝合一。
這下不用李泌再次闡述厲害關係,大明的文武就會明白其中的重要性了。
朱元璋眯著眼,靜靜思考其中利弊。
大元佔據了東瀛島對大明不利,但是讓一隻雛虎成長起來,也對大明不利。
但是眼下大元的危害遠遠大於大衍侯國。
朱天命想要成長起來,至少也要上百年,人口就是遏制大衍侯國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
不僅朱元璋想到了這點,大明朝堂上的很多大臣都想到了這點,劉伯溫這個時候出列說道:
“啟奏陛下,微臣以為,確實可以跟大衍侯國聯盟,不過這裡面的各項資助的改一改。
人口不能給、煉丹煉器的人才也不能給,最多借幾位陣法禁制大師,幫忙加強一下大衍侯國的邊境城池防禦。”
朱元璋一聽就懂了劉伯溫什麼意思。
不給人口是遏制大衍侯國發展,不給煉丹煉器的人才,是為了讓大衍侯國從大明買,消耗大衍侯國的財力。
幫助加固城牆防禦力,就算是扶持大明對抗大元了,這樣大元打不下大衍,大衍人口兵力不足也無法進攻大元,形成一個掎角之勢,對大明最為有利。
大明朝堂基本都是聰明人,瞬間明白其中奧妙,紛紛說道:
“臣贊同劉大人的看法。”
“臣附議!”
李善長說道:
“陛下,必要時候,我們也可以出兵東瀛島,遏制大元的海軍。”
這話的意思就是怕大衍撐不住,必要時候幫一下。
朱元璋淡淡說道:
“李大人,不知道這個盟約籤不籤?”
這與李泌最先估計的結果幾乎一樣,沒有差別,
大明只會利用大衍侯國遏制大明在東瀛島的發展,同時也用大元遏制大衍侯國的發展,
李泌說道:
“籤!”
雙方盟約就此生效。
朱元璋讚歎道:
“先生之才,不弱伯溫、善長,可有願意來大明為官,六部尚書必有先生一席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