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說道:

“侯爺,蘇大人,聯盟之舉是勢在必行,但我們還得繼續擴兵,七千萬人口,戰爭潛力至少有500萬兵力,

臣建議再擴兵兩百萬常規軍,以備不時之需。”

朱天命也說道:

“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是我們太弱,大明與大宋都不屑與我們聯盟,所以先生的意思是要展示出我們的實力與決心。”

李泌說道:

“侯爺天縱奇才,就是這個道理,其次我們在天樞城藏兵三十萬特殊兵種,到時候等大金王朝與大元帝朝交接兵權之後,

可以從天璣、天璇、天權三個鎮子出征,劫掠人口,充實我們的人口。”

李泌再次提出一向建議。

朱天命也認可,因為三朝合一,鐵木真必然會收攏兵權,不然這個三朝合一有什麼用?

天樞城還未在暴露之下,到時候突然出兵,必然有奇效。

“那出使大宋與大明的人選怎麼選擇?”

朱天命問道。

蘇軾說道:

“臣去大宋,李大人去大明。”

朱天命現在與大宋的關係十分微妙,蘇軾與大宋的官員大多認識,去大宋倒是個好選擇。

儘管蘇軾最先提出的改革惹火了太多人,但是現在都已經離開了大宋,對他們的威脅也已經不大。

蘇軾淪落於一個侯國,也算他們這群人所為了。

現在蘇軾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回去聯盟,譏笑肯定會被譏笑,但是也不會故意刁難。

王安石、趙光義這些人智商還是線上的。

肯定知道,要是東瀛島淪落於大元,最先遭殃的必定是大宋。

各項事情確定之後,就拍板決定了。

蘇軾出使大宋,李泌出使大明,許秀、李存孝負責前線戰事。

蘇軾與李泌各有一位雷龍族元嬰後期巔峰蛟龍陪伴,以保證安全。

大明京城。

胡惟庸收到了衍國使書,連忙向朱元璋報告。

宮闕連綿,硃紅瓦綠的大殿內,

朱元璋一身冕服,十分威嚴,

不時露出一絲似笑非笑的笑容。

一旁的朱標與朱棣,不明所以,十分納悶。

朱標問道:

“父皇,是何事?”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標,淡淡說道:

“朱天命想要聯盟罷了。”

朱標說道:

“這是好事啊,不然大元坐大,對我們威脅也很大,現在東瀛島,至少十州都在大元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