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第一波打擊(2)
章節報錯
針對國內的事務,因有在野黨的存在,無時不刻拿著“放大鏡”挑毛病。米國官府行事不得不謹慎從事。巨軟公司的視窗留有後門給情報機構共享,雖是針對全球使用者,但同時也無差別涵蓋了米國本土使用者。一旦曝光,無疑將是一場巨大的風波,甚至對巨軟公司是致命的災難。
面對全球媒體的質疑,貝爾只能耍賴式地反覆否定。但也拿不出證據表明自己的清白。不過巨軟的股東構成很複雜,他們中間有能力者阻止了國會透過讓第三方機構對視窗的稽核,因為沒有更多的權威檢測支援賽門特可的觀點,巨軟公司花費了不少公關費用,讓輿論風波逐漸平息。
不過,巨軟公司這種欲蓋彌彰的消極態度,也因此失去了不少使用者信任。產品銷售斷崖式下跌,其空出來的份額,自然就被《勝境96》系統軟體順勢填補。三天時間,藍星的三款軟體就銷售了400萬套,還帶動了《荊軻》防毒、《盾霸》防火牆、以及《思維辦公》等軟體的銷售。
第一波對巨軟公司的打擊,基本達到預期效果。
馬由不會天真地以為,靠自己這一波打擊,就能讓巨軟公司徹底倒閉。而且巨軟公司過快、過早地倒閉,也不盡然是一件好事。米國官府的智囊團,尤其是已獲得好處的情報機構,不可能看不到系統軟體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若巨軟陡然倒下,米國官府一定會將打擊目標瞄準藍星集團,他們的套路就是所謂反壟斷、國家安全。幾十年都不變的流氓手段,玩得十分嫻熟。
馬由制定的策略,以及最理想的目標是,默許或扶持米國其他系統軟體迅速成長,讓他們和巨軟公司的視窗爭奪米國市場。而藍星公司的軟體也能乘亂在米國市場分一羹,佔據小部分份額。但在米國之外的國際市場,力爭佔據大部分份額。
當藍星集團擁有一定自保能力後,他再給予巨軟公司致命一擊。不過他需要等待一個機會,一個好似前世斯諾頓之類的人物出現,或一個突發事件的發生。他再針對巨軟公司丟擲最後的稻草。
現在暫時不能徹底打垮巨軟公司,但藍星集團可以正面宣傳自己的產品。
這段時間,媒體及網路專業論壇,開始流傳一個觀點,就是藍星集團是安全軟體起家的高科技企業,他們研發出的系統自然安全可靠。之前人工智慧扮演的駭客們,以及真正活躍在全球的駭客,至今沒有完成找到《勝境96》程式漏洞的諾言,也側面證明了這款系統軟體的強悍。
巧合的是,來自德國、米國和英國的三家民間安全軟體評測機構,同時釋出了對《勝境96》系統軟體安全性的檢測報告,確認了這款軟體的安全及可靠性。這些評測雖藍星集團支付了不菲的評測費用,但關鍵還是這些年,三家安全評測機構,經常有軟體安全領域技術方面的問題,求教於藍星集團。
其實藍星集團在防毒、防火牆領域的領先地位,已是國際著名的安全評測機構,但涉及自己一家集團釋出的產品,才找到這三家有一定實力的機構,進行第三方評測,便於取信於人。
一時間,藍星集團這種對使用者負責的態度,讓巨軟公司更加被動。市場反應也是如此,藍星集團和巨軟公司之間,一正一反,讓很多電腦使用者,放棄了使用視窗系統,轉換到更加安全可靠的《勝境96》系統陣營。藍星集團銷售再度提速。已過千萬套,銷售額也達到了20餘億米金。
貝爾這段時間,在初步壓制住輿論的擴散趨勢後。花費了一筆資金,開始私下偵查這段時間藍星集團的行動。他從受益原則,推測自己受到的責難,應該和藍星集團背後推動不無關聯。
貝爾安排的幾路人馬反饋回資訊。馬由平時很少干預藍星集團的日常管理工作,但不久前針對視窗系統的輿論風波,他專門召開了一個全球性的中層管理以上的現場及電話會議,參加人數眾多,包括在米國的幾家分公司。會議只有一個主題,馬由要求大家做好自己的工作,嚴令所有員工,不得發表針對巨軟公司和視窗的不利言論。至於網站上的討論帖和分析貼之類的,屬於別人的觀點,網站保持中立。
這些資訊很快從各種渠道就得到證實,這讓貝爾更加迷惑。我們之間是競爭關係,不是應該落井下石嗎?他開始將懷疑目標放在了米國本土的企業,猜想這些人乘巨軟和藍星之間產生競爭,試圖玩“黃雀在後”的把戲。
其實,這是馬由放出的煙霧彈,他知道公司發展速度太快,不可能杜絕所有崗位員工背景都十分乾淨。公司裡難免有不少其他企業的暗探,其中也必然有巨軟公司的商業間諜,於是他故意做出這樣的高姿態。反正輿論和網路上的輿論運作,不需要公司的人去實施。
貝爾同時也聘請了私家偵探,對賽曼特可公司的技術總監伊斯坦萊克,進行了詳細的調查,但偵查結果,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受到其他人的指使,他的所有銀行賬戶,也都非常正常,沒有額外的收入。在巨軟公司發動的關係下,要查明這個人的一切底細,還是非常容易的。
而且伊斯坦萊克根紅苗正,不僅是米國人,還是一位認死理的技術專家。從來不針對某一個特定企業進行攻擊,但也從來不偏袒哪款產品。一切評測都是以資料為依據,形成最終結論。
這個調查結果,側面證明了這場輿論風波,是一個偶發事件,與藍星集團無直接關係。這讓貝爾復仇都沒有物件,十分無奈。儘管如此,他心裡還是加大了對藍星集團的警惕。不得不說,但凡世界級成功企業家,都有自己的一些特殊本事,貝爾自己技術能力並非很強,但他看人、判斷技術走向及企業管理方面,還是有敏銳的感覺。
貝爾的感覺當然是正確的,這場風波還真是馬由導演的一齣戲。
馬由前些日子,再度以閉關實驗的理由,花費了兩天時間,往返偷渡米國加里弗尼亞的卡佩爾替諾。找到伊斯坦萊克家後,潛伏到深夜,在他熟睡中對其進行了深度催眠,致使他第二天早晨起來後,就靈感一現,找到了巨軟公司的深層次敏感漏洞的線索。繼而在同事們的幫助下,幾個小時就完善了一篇針對視窗的分析報告。
馬由這兩次橫跨大西洋的偷渡,效率極低。讓馬由之前想完善個人安防裝置的念頭再度提上了議事日程。其中,要有一款隨時隨地可上天入海的交通設施,且速度要力求在4小時內到達全球各地的飛行速度才行。將這個想法讓星兒記錄下來,讓她開始依照目前私人實驗室條件,以及當前市面上可以買到的材料,設計幾套飛行器方案。
這段時間,他除了在實驗室加工一些零配件和元器件外,還完成了對私人飛機上的通訊、網路、飛控及資料鏈等系統的改造。將原來飛機上簡陋的晶片組,更換成一臺生物電腦,並加裝了星兒在宇兒分身的基礎上,特別改造的人工智慧,其功能就是擁有對飛行器的各種狀態進行監控,並形成空中移動通訊網路,可隨時反饋到星兒這裡。當然,飛行生物智腦的功能遠不止如此,包括自動駕駛、安全自檢、維修方案、提前預警等。將來還可控制馬由另外加裝的雷達、反導彈系統等。
PS:預計7月1日正式開始訂閱,屆時大約是第200章左右。這以後的故事情節,更多描述在國內各個產業的發展,相信有更加精彩。
本準備一直這樣鹹魚下去,但借起點網寶地釋出,還是需尊重他們的平臺規則,尤其是編輯等工作人員的辛勤勞動。已無法推遲免費章節了,特此告知各位書友。不圖大家都訂閱,但煩請喜歡的朋友多多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