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年終總結(2)(第1/2頁)
章節報錯
“97年是我們集團IT硬體及電子產品,繼續飛速發展的一年。這一年中我們的老產品數字隨身聽、學習機、數字音響、手機、遊戲機、個人電腦、企業級伺服器、工作站、數字電影攝影機、數字攝像機、數字電影后期裝置、數字電視後期裝置、數碼相機、膠片相機等,都全面升級。
“此外,97年還發布了數字修音裝置、專業演唱會和錄音室級別的音控臺、高階專業話筒、安防監控裝置、衛星導航儀、鐳射印表機、高解析度掃描器、智慧掃地機器人、超級CD燒錄機、電腦攝像頭、等新型別電子產品。”
“還向國內市場供應了大量的電子元器件,如CPU、GPU、固話及行動電話SoC通訊晶片、感測器晶片等數十種晶片,以及記憶體條、固態硬碟、機械硬碟、新型CF卡、SD卡等計算機核心元器件。營收達2600餘億米元。”
“譁……”各種驚歎聲不由自主,從眾人口中發出,隨即一陣掌聲響起。
馬由也在想,還是電子產品價值高。去年手機全球總銷量達1.2億部,平均每部單價800米元,就960億米元了。今年藍星電腦也創銷量高峰,達到了3000萬臺,另外還有其他20多項產品。這個產值也就不算什麼稀奇了。
顧家明也很興奮,他享受了眾人的半分鐘掌聲後繼續彙報:
“我們還有震驚全球的重磅的產品,當屬藍星1代光刻機的面世。代表著我們在晶片生產線製造領域,已走到了超過世界其他晶圓企業的前面。領先其他主流晶片製程工藝23年。”
在場人員聽到這裡,雖說大家都知道這件事,但今天年終總結,聽到這個訊息,都感到很自豪。再度鼓掌慶賀。
高科技企業,就是要不斷有高科技產品推出,才能在這個領域站穩腳跟。然而恰好因為這個行業的產品更新換代太快,再大的公司都可能稍不注意就落後他人,最終怎麼被淘汰的都不知道。
馬由也微笑著輕輕鼓掌。這是他預料之中的事。前世也是如此,汽車工業被喻為工業中的工業,如果把零部件及汽車後產業算進去汽車業佔世界GDP的15%左右。從業人數佔在總就業人數的10%左右。此外,就是電子產品和半導體產業,緊隨其後,大約佔全球GDP12%左右。
這一世他不準備現在就在汽車行業發力,一是時機不成熟,華國消費市場還有10多年才能爆發式增長。二是汽車產業都是西方國家老牌企業的根據地,和他們在這個領域硬碰硬還不如在電子產業中,獨樹一幟,迅速領跑來得輕鬆。且對手較少。
負責國內軟體板塊的副總裁杜啟才接著開始彙報:
“97年華國軟體產業在華國發展也很快。具體情況剛才文勇總裁也彙報了一部分。我想補充的是,除正常推廣集團所有軟體、網站外,我們在國內加大了和國家機關、企業的合作力度。目前銀行、稅務、企業等領域,我們的財務軟體佔有率達到了73%。軟體總營收達302億華幣,稅前利潤237億華幣。”
“為加速發展國產軟體業,我們在蓉城、金陵兩座城市,分別設立了軟體產業孵化園和IT產業孵化園。2個月前竣工交付,正在招商中。目前入住企業已達到了2800餘家。預計明年年中,可達到規劃中的6000家企業入駐。這樣奠定我們軟體生態健康發展的基礎。與弘崆的藍星科技產業園一併,真正發揮出東方矽谷的效應。”
“而且,今年我們還會有軟體方面的拳頭產品推出,這將是軟體產業標誌性的變革。所以,我有信心推動藍星軟體產業跨越式發展。”
作為主管軟體板塊的副總裁,杜啟才自然也得到馬由的通知,今年要推廣華文架構的計算機程式設計《星語言》。但暫時還沒有到公佈之日,故今天只是放了一個風聲。
杜啟才歷經考驗,獲得了馬由的信任,並在馬由的引導下,開拓了腦域,已自學了一段時間的《星語言》,非常瞭解這個新的程式語言的強大和便捷。
克里斯蒂安博士彙報了汽車產業的情況:
“藍星汽車在97年度,在完成了2R旗下5款車型、紅旗旗9款車型、以及藍星品牌3款超跑後,又研發成功藍星重卡4款車型,以及限量版藍星怪獸超跑和普及版瞪羚。讓藍星汽車擁有了22款車型,覆蓋了超豪華轎車、豪華轎車、SUV、越野車、以及皮卡、超跑、商務車、豪華保姆車以及重卡多個產品領域。”
“去年各款車型總計完成生產6.3萬輛,產值達94.5億米元、摺合華幣達804億。”
這個銷量、銷售額就差強人意了。不過,汽車品牌一旦樹立起來以後,向下相容就比較容易,銷量自然就能提升。例如才釋出的標準版跑車《瞪羚》售價僅10萬米元,短短2個月訂單就達2萬臺,還有保姆車、重卡等都是適應市場的產品,訂單也開始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