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斯喬身體也越來越差,狀態極為不好。他強忍著不適,大腦中急速運轉著,也想找到一條出路,期盼自己創辦的公司,在他迴歸後再創佳績。

“和藍星集團聯絡過沒有?在他們那裡代工生產,有可行性嗎?”

布斯喬更多是大的創意和企業資源整合,深入到具體生產和設計,他只能算是內行而不是專家。因而才有此問。

“聯絡過,他們在弘崆的晶圓廠、鵬城的電子工廠,都有國際廠家的代工的業務。所有元器件只要我們提供圖紙,他們都能完成生產。並滿足我們的技術要求。但是,成本居高不下。效能同樣也無法和藍星電腦比擬。而且他們秋季新品釋出會即將開啟。據說又有新電腦要釋出。”

負責產品生產的副總裁馬特回答到。

“他們代工的成本比較倭國、南韓、彎島等電子工廠高嗎?”

“不,低20%,他們的價格非常透明。不會因我們可能是競爭對手,就特意針對我們。畢竟他們的真正對手是英特爾、IBM、惠普等。關鍵是我們的設計方案,達不到藍星電腦的水平。”

“那為何他們自己的電腦價效比那麼高,據說利潤還很不錯呢?”

“我們分析過,他們的電腦從設計原理、架構、元器件配置等都和市場上的所有電腦不一樣。電腦拆卸開後,看起來異常簡潔、整合化程度極高。估計正因如此,讓他們的成本控制得很好。”技術研發總監斯密特回答說。

“我們分析透徹了他們的設計原理嗎?”

“大的架構分析清楚了,但無法學習。最核心的整合晶片因有防盜裝置無法拆卸,技術我們掌握不了。同時,他們似乎沒有采用X86晶片架構,電子元器件簡單許多。工作效率卻很高。加之顯示屏、晶片、記憶體、電池等重要部件他們都是自產,綜合成本自然降低了不少。”

“唉,我們的核心部件完全自產不可行呀。投資十分巨大,週期漫長不說,市場份額本來就小,攤銷到每臺電腦中,單臺電腦成本依然降不下來。綜合分析還不如全球採購。這些我們都有推算,才放棄了自行組建核心部件生產的方案。”

“是的,有關生產領域,米國其他高科技企業早就研究透徹了,才有了現在米國的製造企業持續遷移、出售。都是為了節約成本。”

“若我們去華國建廠,再自產核心部件呢?”布斯喬不死心地追問到。

“還是市場份額的問題,工廠建設的鉅額投入要折算到每一臺電腦裡面,雖說比全球採購便宜了一點,但我們依然沒有成本優勢。”

“唉,這是一個死迴圈呀,市場份額越低,成本越高。越無法自行建廠降低成本。而且事實證明全球採購,專業化分工是降低成本的正確道路,但藍星電腦卻做到了核心元器件自產,成本更低。我們怎麼都拼不過藍星電腦。”

“聽說他們即將面向市場推出光刻機和晶片生產線,我們是否也買一套,自己生產。這樣可能降低成本。”

……

雖然才佈置完14顆衛星。但之前有2顆已經執行。加之有3個地面衛星接收和指揮站,以及與生物智腦組網,這12顆幾分鐘就完成了自檢,且成功併網。讓馬由對全球的監控能力瞬間提升。

生物智腦和星兒的強大運算、分析能力,現在可同步捕捉到他人有關藍星公司,或有關馬由的關鍵資訊。

水果公司這時正在召開的會議,就被星兒單獨調出來,讓馬由看看。因為他以前就特別注重對前世高科技排名前十的企業的關注。其中就有水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