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管理很人性,一張學生卡,滿足校園中所有生活、學習所需。”

“入學就給我們配備了專用手機、膝上型電腦。福利太高了。”

“生活費也便宜,提前發給我的津貼用不完。給家裡寄了300元回去。”

……

馬由微笑著,耐心聽他們述說自己的感受。腦海中也一一對應著他們的資料。博士生中數學專業的是張亞中,年齡27。物理學方向劉建林,26歲、唯一一位女博士生,天文學專業魏子若,26歲。

機械工程兩人,分別是李相生、苟天林。生物工程一男一女,高明和吳星。電腦科學兩人,他們是萬易和戴瑪,後面這位學生天生就是搞軟體的。

看得出來,這9位學生,性格都還不錯,沒有扭捏和矜持。尤其是三位女生沒有公主病,這一點馬由很滿意。性格決定命運,馬由有信心和方法培養他們很快成為專業的翹楚,但他們的性格,自己卻不可能改變太多。

“軍訓是我建議王校長,給你們安排的第一堂課。偉人說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通俗卻很有哲理。其他大道理不說,我們簡單計算一下,大家辛努力上20年學,讀完博士,結果只能有效工作40年,就可能因身體原因退休。這樣的人生投入產出比也太低下了。”

“其他大學我管不了,在我們藍星大學,體育課是必修課,一直到畢業都是如此。每天早上規定的晨練、10點半的課間操、下午3點半的課間操,都是規定動作,不可或缺,全都要計入素質類學分。其實,這些強制性規定,主要是敦促大家培養鍛鍊身體,重視健康的意識和習慣。”

“我們的未來,是那浩瀚無比的星空,你們若身體跟不上,就沒有機會跟隨藍星集團走向星空的腳步。想想是不是遺憾?”馬由指了指天空繼續說到。

今天是他第一次見到學生。他教學理念中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素質教育,其中就是要讓這些未來的人才身體素質提升上來。以後他還會採用傳授修煉功法、基因藥劑等方式強制提升,但重視體質鍛鍊的意識,入學就要培養。

“拿我自己舉例,我的身體素質超過大多數運動員,我指的是國際標準。不誇張地說,若我參加國際田徑大賽,一定能拿不少冠軍。或許你們難以置信,但以後會有機會證實的。”

馬由再給眾人鼓了個勁。言傳身教不外如此。老師喜歡什麼,學生大多會去迎合。尤其是碩士、博士生都過了逆反期。大多還是願意尊崇老師建議的良好方式。

積極參與學生為主體的學校運動會這樣的集體活動,有助於和他們拉近心靈的距離。馬由從來不認為權威是靠擺譜樹立起來。要贏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自己要擺正位置。

“做一個測試,你們都帶了書包。請你們隨便拿一本書, 我給你們演示一下閱讀的速度吧。”馬由知道口說無憑,便提出了一個建議。

一位博士拿出了一本大部頭華文書籍。看書名是十分枯燥的物理類理論書籍。馬由接過來,看了看封面說道:

“這本書我還真沒有看過,好了,我叫開始時你們開始計數,最後看用時多少。”

隨著馬由喊了開始,他就用平時自己一個人閱讀時慢10倍的速度翻起書來。僅用了10分鐘便把這本書全部翻完。而且他沒有動用自己的異能,也沒有讓星兒掃描,完全是憑35%超級智商,強悍的記憶,一字不漏背完了這本書。

“好了,多少時間?”

“10分零3秒。”這是馬由故意卡定的時間。

“那好,你們可以隨意翻任何一頁,我來背誦。”

接下來,幾個學生隨意翻的書頁,馬由都倒背如流。如此實驗了10多頁後,9為學生,被馬由打擊得夠嗆。

他們均出自名校,從小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效率、成績都不錯。可現在和馬由相比,完全是天上地下的概念,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