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次故意沒有大度了事,以前不時奉獻,時間長了,容易給人造成理所當然的感覺。這一次,他要讓肇事者或者不作為者一點教訓。

來人見商議無果,透過掌握的資料,也知道馬由非正常年齡可以猜度。於是告辭,言稱回去彙報後,再商議。

特派員回到京城,將馬由的態度和回覆完整無缺地彙報到高層。領導聽取彙報後嘆聲道:

“小朋友沒有消氣呀,也罷,正好弘崆迴歸,我也見見這位少年英才。”

1997年7月1日,弘崆迴歸。

馬由亂入的蝴蝶效應,暫時沒有影響到國家級歷史大事件。他僅在科技發展的程序上產生一定的影響,這些影響對社會發展和歷史走向暫不明顯。但過幾年,因為科技的提速,估計就會產生一些偏差了,尤其再過10年、20年以後肯定有大的變化了。

不過馬由也無所謂,千年以上的歷史發展脈絡總體不會受到10年、20年的偏差所影響。他的資料庫可是記錄到千年以後的,加之越往後,藍星的實力越強大,即使有偏差,也對藍星的發展不會造成影響。

馬由作為弘崆商界、金融界、科技界以及國家特殊貢獻者多重身份,受邀參加了迴歸交接典禮,見證這個歷史時刻。

典禮莊重而感人,英國人戀戀不捨降下米字旗,華國威武雄壯的軍人接管了弘崆的防務,標誌這個離開100年的東方明珠回到了祖國懷抱。

弘崆的末代總督彭定康和查爾斯王子登上軍艦後,回過頭來,戀戀不捨地朝弘崆揮手。日不落這一刻,失去了東方最後一塊殖民地。再也不是日不落大英帝國了。正在他感嘆時,查爾斯王子笑著問他:

“你是在和所有弘崆人打網球嗎?”

查爾斯說得沒錯,彭定康在臨走前,給不少“好朋友”留下了一份英國護照。

……

英國人雖心酸不已,但面對日益強大的華國,也無能為力。帝國早已經日落,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老牌殖民者再也無法殖民全球,更何況華國這麼大的國家。再也不會受到西方侵略者的奴役,這是不可逆轉的現實。也是華國文明覆興的必然。

國力下降的英國,影響力以後也基本就萎縮到歐洲,甚至許多主意還出不了英倫三島。但是,英國人從來不會甘心就這樣退場,他們在離開之前,總會習慣性地給當地埋點雷。

二戰後,英國離開印度之前,把印度分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故意不明確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一手促成了後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矛盾;

杜撰的麥克馬洪線,也是故意給華印兩國留下釘子;

《貝爾福宣言》讓猶太人的復國不再是夢,世界上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湧到了這裡。隨後英國人將巴勒斯坦一分為二,分為東部的阿拉伯人聚居區以及西部的猶太人聚居區。導致從此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中東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衝突不斷;

斯里蘭卡以僧伽羅族為主,可偏偏英國人從印度南部遷入數十萬泰米爾族勞工,並採取分治和挑撥的手段。從而讓斯里蘭卡內戰不已;

……

所以英國也就成為了著名的攪屎棍國家,貌似不給前殖民地留下點麻煩,心裡不太痛快。這個習慣一直擴充套件到以後幾十年其他國際事務中。

弘崆也不例外。在19841997這段過渡期裡,英國負責弘崆的行政管理,維護和保持弘崆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華國官府予以配合。

13年時間,足夠英國人做很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