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10點。展館前廣場,主辦方按程式進行了短暫的開幕儀式。博覽會正式開啟。

亞當斯隨著參觀人群緩緩進入到展館內。若熟悉攝影的人,一定能認出來這位一臉大鬍子、鼻子有點向左歪的老人。不過他居然被小蝴蝶扇得年輕了40歲(彼世界亞當斯生於1902年2月20日、卒於1984年4月22日)。現代相機的發展,已無需他發明區域曝光法了。所有你想要的影調,都可以由相機裡的包圍曝光、增減曝光檔,以及精準的各種測光模式完成。無需拿著一支測光表,憑經驗和心算出各種光圈和快門的數值。

這個世界,他還是攝影師,還是擅長捕捉大自然的幾何肌理。還是對影像細節、光影明暗變化的層次有極其苛刻的追求。與前世彼世界一樣,他一直只用8×10皮腔單頁片拍攝,哪怕是放大1倍的照片也不符合他心中的標準。所以他的照片都是底片多大,就印像出同等大小的照片。

亞當斯習慣性地先參了林好夫、哈蘇、徠卡、祿來、米諾克斯、羅敦司得、施耐德等熟悉的歐洲相機和鏡頭廠家,雖德國相機和鏡頭幾乎和2年前沒有什麼變化,但依然讓他流連忘返。不過冥冥中有什麼在引導他,趕緊多逛逛其他國家的展廳。

尼康、佳能、美能達、柯尼卡、騰龍、確善能、威塔、奧林巴斯、富士、索尼……,倭國一直是以同類產品生產廠家數量領先,去爭得了一席之地。他很看不起倭國的相機品質。可他卻不知道,前世倭國就是靠數量優勢先和其他國家的廠家拼殺,最後自己內部再鬥,最終大浪淘沙形成全球壟斷。

亞當斯很快就走過了這些以135相機為主的相機展廳。在勃朗尼卡、瑪米亞等中畫幅展廳前稍事停留,心中的呼喚還是沒有停止。

他繼續往前走。來到展廳另一側稍微中央的位置,那一枚精緻的立體十字星芒吸引了他的眼光。藍星集團這段時間如雷貫耳,他們是高科技公司吧,今天怎麼在影像博覽會上看到他們?帶著疑問,他靠近了展廳,這時正好一架120中畫幅數碼相機拍攝到他的大鬍子,並將畫面實時傳送到展廳中央10米的大銀幕上。他對自己的形象當然清楚,只見根根毛髮纖毫畢現。雖現場光線未經精心佈置,但臉部的影調、色彩,尤其是極端黑暗的部分還有細節,而高光部分居然沒有一片死白,頓時便愣住了。

這種細節的圖片,他只有用放大鏡在自己的照片裡才能有所體會。而現在幾百寸的放大下,幾乎沒有多少損失。太不可思議了。

“亞當斯?安塞爾?亞當斯先生?”

一個聲音打斷了亞當斯的沉思,面前站了一位比他還高許多的少年,面容好似有點印象。

“嗯,我是。請問你是?”

“馬由,藍星集團馬由。歡迎你來到我的展廳。”馬由也有點蒙圈,他只是抱著開玩笑的心態,想著影像展上出現了一個酷似亞當斯模樣的人,便上前問了一句。哪知真的是他,蝴蝶翅膀看起來調皮了,亂扇了一下。

“很高興認識你,馬博士。我知道你。你可是數學家,不對,好像你是文學家,還是不對,你是科學家,對對,我上個月看到你寫的影象感測器論文的報導,很感興趣,雖然我看不懂。也不對,天哪,你居然是企業家。我能看看你們牆上的這些照片嗎?”亞當斯也很意外,居然在這裡碰見了這位少年俊才。

“你這邊請,請允許我給你介紹一下。你看到這一張,是我們最新的科技產品,2400萬畫素,得樂思645DF型,全畫幅SCCD影象感測器拍攝的。鏡頭使用的是《大師甲*》24mm F/3.5,四向移軸鏡頭。完全校正了建築的透視變形,我記得你習慣使用皮腔機拍攝8×10頁片,這就是類似皮腔移位的校正效果。不過比柔軟的皮腔更加精準可靠。而且如你所見,經得起極端放大而幾乎沒有損失。至少是肉眼無法察覺,哪怕如你這樣的攝影大師。”

“哦,MGD!60×45的中畫幅吧,你怎麼會說是全畫幅?”

“抱歉,是我沒解釋清楚,是這樣,柯達的數碼相機你瞭解吧?”

“是的,那是個玩具。”亞當斯一臉不削。

“如你所說。倭國和米國的數碼相機都是玩具。他們為了節約成本,將本應36×24規格的片幅,縮小到22.5×15,他們稱之為APSC。你知道,片幅才是硬道理,感測器生產要求極高,成品率也很低,所以他們故意就尺寸縮小,從而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卻枉顧攝影師的感受和需求。你說他們的是玩具,我非常認同。而我們的SCCD卻是足尺寸的中畫幅,所以稱之為全畫幅。”對什麼人講什麼話,這些年馬由還是學得了不少。面前這位連一倍放大都不容許的,怎麼能接受指甲蓋大小的感測器片幅。

“SCCD是我們公司獨創,最接近膠片效果,但在寬容度、解像力以及顆粒度等各方面都遠優於膠片的一種新型感測器。不是他們那種垃圾般的CCD或者CMOS所能比較的。因而才有你面前看到的,無論暗部還是高光都極有層次。色調也很豔麗卻不妖媚。按你們攝影師的專業術語就是色彩很正。你同意嗎?”

“是呀,不可想象。完全不可想象,這麼小巧的相機,卻能拍攝出如此精美而有細節的圖片。能給我介紹一下這款相機和鏡頭配置嗎?”只有亞當斯才會說常人用起來笨重的120相機,是這麼的小巧。這當然是和他習慣使用那種大畫幅皮腔相機相比。

這時,現場參觀人群中不少人認出了馬由和亞當斯。見到兩位各自領域頂尖人物在交流,他們也很感興趣,靜靜地聽馬由介紹。不是會意地輕笑幾聲。

“請看這幅照片下面的這個櫃檯裡,展示的就是我們膠片及數碼,兩個系列的120膠片相機和645全畫幅數碼相機,他具有……等功能,具備目前專業相機領域最強悍的功能。配備了《福倫達》、《大師甲*》兩種可以互換的鏡頭系列,其中福倫達這款240年曆史的鏡頭,我就不用多介紹了。可能你也看到新聞,現在已被收入我旗下。我們研發出了世界最頂級的全新光學玻璃,再透過計算機全新最佳化設計,經超精密數控加工技術,以及全新的鍍膜工藝。質量減少50%,畫質卻提升了60%。我們這次推出了24mm F/3.5 APO &nm F/3.5 APO &nm F/2.0 APO &nm F/2.8 Macro APO ASPH微距鏡頭、200500&nm F/3.5 APO ASPH中長焦變焦鏡頭。另外還有2X增倍鏡。可謂目前全世界最精湛的鏡頭。其真實效果你也看見了,相信找不到那臺相機可以媲美。其中《福倫達》主要針對膠片,《大師甲*》則是為數碼最佳化的專用鏡頭。”

“太棒了,現在年齡偏大了。我再也扛不動笨重的大畫幅相機了。哪知道今天碰見了馬博士,有如此意外收穫。我得買一臺回去試試,相信我能背的動,畫質目前看起來也能滿足我的期望。”

“亞當斯先生,請允許我再給你介紹我們的135相機系列,我知道你不喜這類小相機。但或許有驚喜喲。”

“好吧,恭敬不如從命。”

“你看這些30寸40寸的照片,你若不親眼看見,能相信是這麼小的135相機拍攝出來的嗎?”馬由話未說完,四周的人群都轟然一聲,紛紛議論起來。等大家聲音稍微小一點後,他繼續介紹道:

“我們的135系列有兩個品牌,分別是主攻膠片的《康泰克斯》系列,以及主攻數碼的《得樂思》系列。我重點介紹數碼相機系列,他們擁有……尤其是連拍速度達到8張/每秒。而且還具有光學防抖功能,相信體育記者、喜歡捕捉人像的攝影師,畫質和功能兼具,這是你們不二之選。”

“135兩個系列的鏡頭配置比120更加豐富,這次推出了《福倫達》藍圈鏡頭有12mm F/2.8 APO &nm F/2.8 APO ASPH恆定光圈變焦鏡頭、70200mm F/2.8 APO &nm F/2.0 Macro APO&nm F/1.0 APO &nm F/2.0 APO &nm F/2.8 APO ASPH長變焦鏡頭等7支鏡頭。 經過創新設計,我們的所有鏡頭比其他品牌鏡頭的鏡片數量少1/31/2。重量輕了50%。”

“《大師甲*》前面7支鏡頭的焦段、技術引數和《福倫達》一樣,只是多了紅色“甲*”標註,以及鏡頭架構名稱不同。第8支鏡頭則是專門為體育記者專門設計的5001000mm F/3.5 APO ASPH。”

“總之,福倫達和大師兩種品牌的鏡頭,全部都是雙A鏡頭。”

這是馬由參照德國徠卡鏡頭的技術引數進行的標註。這種鏡頭在徠卡鏡頭中都是少見的頂級鏡頭。大多APO或ASPH,很少兩者兼顧。其實馬由這些鏡片和鏡頭的技術引數遠不止這點技術,只不過他沒有必要剛開始標新立異。

……

馬由陪著亞當斯去了展廳一側的咖啡廳,他有一個想法,要和亞當斯坐下來商量。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