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反響
章節報錯
藍星集團9月9日,釋出的首批消費級電子產品上市一週,銷售終於從全球各地匯總出來了。隨身聽全球銷售達600萬臺,這還是三天就賣斷貨、中途2天全天無貨情況下的資料。對此馬由覺得很正常,竟然無意中玩了一把前世屢試不鮮的飢餓銷售模式。本是一場生產排程失誤、華國管理團隊準備不足、經驗欠缺發生的狀況。卻意外給消費者留下了藍星集團產品質量好、價格親民,供不應求的深刻印象。
因為確定代理商太晚,全球各個城市,只得臨時安排了一間藍星品牌體驗店。這幾天每天都人滿為患。許多人買不到隨身聽,就跑到店裡來“體驗”。這種繁榮景象,讓各國代理商又高興、又煩惱。只得不斷給華國打電話催貨。好在這些產品都很輕巧,飛機託運12天就將剛下生產線的貨物全部送達各銷售點。很快富有經驗的代理商,自動學會了定額限量銷售的策略。從而保持品牌店和專櫃的熱度。隨身聽的銷售因此進入了良性迴圈,大家越買不到,越期待。口碑效應就這麼不斷擴張。
與馬由這邊悠然自得不同。李陽以及主管IT硬體及電子產品板塊的顧家明等人,這幾天是如坐針氈。董事長在外面打拼,捷報頻傳。大後方的生產卻跟不上銷售速度。眾人都很是自責,全公司力量都排程起來,幾位老總更是帶著助理團隊,下到電子工廠蹲點,現場解決問題,調整產能。讓本是剛開工、尚未全部理順的工廠上下管理層,也是一陣雞飛狗跳,但就是這樣的會戰,各個管理層的經驗就這麼無形之中,邊幹邊學,慢慢積累起來。
與隨身聽相比,《放飛牌》牌遊戲機因不是獨家產品,僅銷售了200萬臺。
《甘羅牌》學習機則銷售了360萬臺。
最出乎意料的,是《羅威牌》數字組合音響的銷售,訂單居然達到了22萬臺,而且大多是5000米元以上的中高階型號。在具有119年曆史的音響領域,異軍突起,一炮打響。這意味著繼1877年留聲機發明以來,歷經磁帶、CD,正式進入數字時代。
組合音響採取的是定製銷售方式,雖然沒有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但與隨身聽一樣,每天到品牌體驗店試聽室來欣賞音樂的人絡繹不絕。大家都對這種全新的高科技音像產品,非常好奇。且只要聽過的人,無一不認同這一款全新的高品質音響。
統計結果,4款新產品總銷售額近20億米元,藍星集團回收貨款80%,約16億米元。雖年底還要根據銷售數量達標情況繼續返利,但這個聚財的速度,還是讓公司上下一片歡騰。
若按這個趨勢保持下去,一年的產值就可近千億米元。這可是僅僅才首批次新產品,公司還有其他產品和以後不斷開發出來的產品。保守估計,今年近硬體產品方面,就可超過2000億米元。這個資料的資訊也不經意間,彙報到京城官府、繼而又擺上了高層領導的辦公桌。
最可喜的還是藍星產品悄然進入了全民生活中。這段時間,大街小巷尤其是公園、地鐵、公交車,隨處可見擺弄著小巧精緻數字隨身聽的年輕人。已然成為了一種時尚用品。也時常看見遊戲玩家,拿著更加精緻的遊戲機大呼小叫,引來其他玩家的羨慕。家庭聚會也多了一個安靜聽音樂的節目,或隨勁爆音響翩翩起舞的節目。
歐米國家對音樂版權抓得很嚴,即使是音樂發燒友,以前也僅僅選擇自己喜歡的歌手、或音樂磁碟、CD購買、收藏。每個家庭的曲庫極為有限。但藍星集團的《羅威》音響和《師曠》數字隨身聽,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可以先在《伯牙》音樂網站海量的歌曲目錄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歌曲,再點選下載並用《羅威》音響的卡拉OK功能,自己演唱。
華國的不少小朋友也非常高興。學習機寓教於樂的方式,在這一週時間,很快被喜歡新鮮事物的小朋友所喜愛。從他們這幾天的作業完成度看,已有一些明顯的進步。全國首批30個實驗小組也在教育部門的支援和配合下,開始了運作。因有老師和藍星集團工作人員輔導,實驗小組的小朋友對學習機的使用掌握得更快。真正的效果,要等這個學期結束,實際成績的比較才能總結出詳盡的資料和功效。
9月19日,藍星集團和維克斯集團聯合釋出公告。宣佈藍星集團收購2R汽車業務,另持有賓利汽車部分股份。而維克斯集團則持有藍星德國晶圓廠部分股份。雙方在汽車產業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因雙方都不是上市公司,公告裡沒有透露具體交易價格和股權交換比例。這也是維克斯集團擔心公佈出去僅4億米元就“賤賣”了這個全球頂級的汽車,那些古板保守的英國民眾會罵死他們。且他們還不能說僅交易了品牌使用權,而不是汽車技術和工廠,這傳出去更是打臉。
英國內閣、第三方獨立的跟蹤競爭機構均同時釋出公告,認定兩家企業的交易行為沒有違背相關法律,給予支援和認可。但同時強調了藍星集團不得將著名的2R汽車商標流出英國的原則。
馬由有所預料也有預案。他在英國新註冊了一家“2R汽車品牌管理公司”,將2R汽車品牌資產注入到這家公司旗下。並在藍星英國研究院旗下,成立了2R汽車安全實驗室。
但整車的設計、研發和生產,馬由都按原計劃,全部落地到華國的藍星汽車工廠內。
一時間,世界各國媒體再度為藍星集團沸騰。這次還涉及到全球頂級豪華轎車,百年品牌2R,各階層關注者更多,影響範圍更廣。
米國的媒體相對中立,因為高階汽車品牌本就和他們國家無關,所以不痛不癢進行了報道和點評,基本沒有什麼偏見,且還客觀提出了對新的2R汽車充滿期待。米國人很現實,他們知道藍星集團現在很有錢,所以資本加老牌頂級豪華車的技術,顯然前景可期。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則是態度鮮明,引用了寶馬汽車的觀點,強烈譴責維克斯集團背信棄義,本是準備轉讓給已是合作伙伴的寶馬汽車,卻又臨時改變主意賣給了藍星集團。一副拉偏架的姿態。最後可能也感覺到藍星集團風頭正盛,不好得罪。委婉地讚賞了藍星德國晶圓工廠引入新投資者、擴大再生產,認為這是為德國增加就業崗位的友好舉動。
法國《世界報》則認為,應該建立一個歐洲內部國家,同行業合理競爭、相互合作的機制。對2R和賓利引進了高科技企業藍星集團,表示關注。並提醒法國汽車企業,要銳意革新,不能在德國汽車已遙遙領先、義大利跑車佔據全球高階市場情況下,再被英國汽車超越。雖然英國豪華汽車從名望上看本就遠超法國,但他們認為市場佔有率方面,法國完勝英國汽車。
倭國的媒體,則酸溜溜地表示,倭國的汽車無論產量還是技術,已追趕上了歐洲。這類高階品牌本就應該轉讓給倭國汽車企業來發揚光大。 強烈要求歐洲以後有類似的交易,應充分考慮倭國汽車企業,給予公平競爭、獲得交易的機會。
華國《人民報》、《經濟日報》以及焦點電視總檯等媒體,則極為正面進行了報道。甚至在7點新聞聯播裡,也用了40秒鐘進行了報道。媒體的口徑比較統一,均表示熱烈歡迎藍星集團在華國增加投資。也回顧了藍星集團在華國的投資產業情況。最後表示這些都是華國改革開放、積極政策的具體體現。並表示將加大對外資的引進和政策優惠,歡迎全世界各國企業前來投資等等。
這一則訊息,也促使政務院、計委等部門下定了決心。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一汽集團採用了發動機技術,換取紅旗轎車品牌轉讓的方式。並正式簽署了合同。
從此,藍星汽車以一種勢不可擋的姿態,衝進了汽車產業。而且藍星發動機廠經過半年的籌備,生產的摩托車發動機,也乘此東風全面上市銷售。
從8月馬由的各種活動,9家公司上市,到9月初的4款新品釋出、繼而火爆銷售,再到9月中旬成功收購英國頂級豪華車品牌。可以說,全世界無論是金融市場還是民眾,都被一波接一波資訊灌輸,深刻地記住了藍星集團,以及他們的各種產站。這種密集轟炸式的營銷推廣,不得不說反響極佳。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