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研製工作母機(1)(第2/2頁)
章節報錯
馬由下達了起飛指令。這次目的地是直接飛往濱城市。
11點,專機平穩降落在濱城周水子國際機場。
有助理和濱城這邊對接,馬由享受到和弘崆機場同樣的待遇。飛機滑行到一個稍微隱秘的位置停下。已有海關、邊防檢查等機構的官員,以及濱城市官府秘書長等人,專程在此迎接。
10多分鐘,就辦理完入關手續,隨機帶來的4臺虎頭奔,也因藍星集團是純外資企業,而享受到免稅的政策。秘書長還貼心地幫忙帶來了4張臨時牌照,讓馬由的車隊可以正常上路行駛。
一陣寒暄後,馬由謝絕了秘書長等領導共進午餐的邀請,匯同迎接的車隊,以及4輛大卡車,裝上運來的部分裝置和儀器,駛向濱城機床廠。馬由這樣乾淨利落的作風,讓秘書長和其他幾位官員感嘆不已,這位少年英才的成功,和他的敬業密不可分呀。
他們也乾脆跟隨馬由一行人的車隊,準備去機床廠,借實地考察,瞭解一下藍星集團的投資動態。
前往機場迎接的有藍星華國集團副總裁周天宇博士,他是第一批透過弘崆全球招聘會,入職藍星集團的成員之一。因他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博士研究方向是工業自動化生產線工藝最佳化,馬由任命他負責集團下屬機械製造板塊。
一路上,周天宇簡明扼要彙報了機床廠的籌備情況。馬由一邊傾聽,一邊時而轉頭。欣賞著窗外的春色,心情很是愉悅。
濱城的機床廠,是藍星集團即將起步的製造業最重要的基礎之一。若沒有高精度數控機床系列裝置,很多高階製造業就無法開展。前世華國21世紀初葉就成為了世界工廠,但大多高階領域卻進步甚微。其中就包括數控機床,哪怕到2020年機床規模達4000多億規模,但依然只能生產中、低端產品。
而米國等西方國家,對華國嚴密封鎖精密儀器和裝置,其中就包括壟斷了高精密數控機床的成品及技術轉讓。
因此,馬由首先要集中精力攻關的第一個產品,就選定了精密甚至超精密數控機床製造。這是他大學本科、碩博專業方向,幾年前就有這方面的思考。現在不過是按計劃開展而已。
他有信心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閃電般迅速崛起,成為世界超一流機床企業。一方面,全球數控機床起步也沒多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於1952年成功研製了世界上第一臺數控銑床。1955年成功研製出用於製造航空零件的數控銑床,到現在僅40年時間。
而藍星集團對外的形象,是擅長軟體程式設計。若解決了精密加工零配件的問題,加上藍星集團軟體方面的底蘊,超越目前其他國家還處於十分原始的數控系統,還是非常容易辦到。而現在的世界形勢,非成品裝置,一些高品質的零配件,還是有機會在國際市場購買到。
馬由這次隨機帶回一些零配件。他的次元空間裡也有一些定製東西。這就解決了初期研製工作母機零配件品質問題,一旦母機完成,之後藍星集團機械方面,大多都不依靠國外進口了。
馬由在英國時,就看到周天宇的彙報資料,說道濱城機床廠的第一期改造工程竣工。他連京城總部都沒有去,迫不及待直奔這裡。
這是華國佈局的產業中,第一個收購的企業,也是第一具備復工條件的工廠, 馬由親自到來,除了視察外,還有查遺補缺,為其他企業的復工起到示範作用。
20多分鐘,車隊駛入機床廠大門。
一行人在停車場下車,開始步行視察工廠的情況。這是馬由第二次來到這個濱海工廠,原來頹廢的廠風廠貌,被一種生機勃勃景象所替代。經過3個多月加班加點改造,廠區內拆除了大多數原有的附屬建築,空出來的土地都種植上了草坪、樹木。恰好這是正逢開春,樹木都已發出嫩芽,草坪也是一片翠綠。不少灌木類植物也鮮花爛漫。
廠區內部整治成優美清爽的環境,已有一點現代高科技企業的環保風範。這是馬由希望看到的景象,不能因為是生產廠家,到處都是髒亂差或鐵疙瘩四處堆放。本就是生產精密機械的地方,若自己的環境都不清爽,怎麼教育職工們一絲不苟的精神,又怎麼給客戶信任。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聯結外部的道路、廠區內部的道路,也都全部重新進行了高強度混凝土鋪裝,並將路面加寬、加厚,可滿足復工後繁忙的重型車輛的重型荷載。道路兩側間隔3米一顆的楓樹作為行道樹。
相信秋天再來,這裡可呈現猶如景區般的絢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