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領先更要努力
章節報錯
“下面我重點談談,將來我們要投產的B類機床,其市場契合度的問題。看了之前各位的報告,恕我直言,你們對國內工廠的實際需求,瞭解太膚淺。基於這樣的瞭解,各項產品定型的建議,也是泛泛而談,沒有科學依據。這樣情況下做出的產品定型決策,必然是草率的。將來還是這樣的工作方式,對企業而言甚至是致命的。”
“如何改進,我認為首先應擴大對需求機床的企業,按不同類別進行取樣,儘量涵蓋所有的典型工廠型別,尤其要對民營企業,進行專項調研。他們是未來幾十年製造業最活躍的一個群體,而且他們對市場最為敏感,對生產裝置的更換更頻繁、要求也會更高。只有這樣的調查資料,才能作為需求分析的客觀依據。”
“其次,你們應該要派工程師、技術員深入到那些生產型企業的工廠車間,實際瞭解操作工人們,對使用機床的功能需求和操作習慣。他們說出來的建議或者原有機床的瑕疵,哪怕99%都不具備參考意義,但若有1%的合理化建議,對我們機床的設計和不斷完善改進,就有很大的幫助。只有這樣的創新精神,我們才敢說引領機床技術潮流。”
“我知道,憑工廠現有的人員和專業,暫時無法支撐你們完成市場研究。建議你們和集團副總裁康於渭聯絡,他們正在組建市場研究院。調研及市場分析方面的工作,他們應更加專業。你們可將這個調研任務,作為一單業務委託給他們去做,你們則專心找幾十家工廠蹲點,和機床操作的老師傅打成一片。透過他們的實踐經驗,瞭解他們的需求。”
“請各位牢記,不要以為我們國內市場很大,精密數控機床供不應求,就忽略了對市場的研究而閉門造車。那樣的話,我們的機床廠只能紅火一時,不能長久。口碑和美譽度是企業的生命。我們強調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死,而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同樣是產品質量的一部分,更是企業存亡的關鍵所在。”
“可以預見到,一旦我們的機床產品公開面世,西方國家會很快放開這個領域的限制。甚至透過大幅降價,衝擊我們的市場。那個時候,我們若還和市場嚴重脫節,就可能朝不保夕了。一句話,我們要打造國際型大型企業,首先要立足國內基本盤,再面向國際市場。”
西方國家最擅長這個套路。前世歷史上,每當華國有什麼技術突破,他們立馬解封這類相關產品,並大量低價衝擊、迅速佔領華國市場,使剛剛起步的華國自研產品銷售受阻。沒有利潤甚至虧損,最終因沒有資金繼續支援研發,直接被市場淘汰。如此的套路一而再、再而三,週而復始,不斷扼殺華國的高階製造以及創新。試圖讓華國永遠淪為給他們打工的地位,限制在中低端產品的製造業中不能進步。
馬由這番話,就像酷暑裡一場暴風雪,給在座管理層,本沉浸在即將正式投產,產品世界領先的激動心情,潑了一瓢冷水。眾人心中一驚,想想馬由說的這些話的確有道理。他們這些經歷過計劃經濟時代,吃過很多產品滯銷方面的苦頭,也知道國人對進口產品的盲目崇拜。
“本來我們機床廠僅靠集團內部需求,就可以保持23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產能消耗。但我還是決定從今年12月起,一半的產能生產投放市場的產品。一方面是給我國其他企業儘早提供優良的機床,為華國製造業升級換擋做點事情。另一方面,就是儘快打響我們的品牌,迅速佔領國內市場,迎接更多的挑戰。一句話,我們技術領先,也沒有到驕傲的時候,更要努力奮鬥,確保持我們產品的優勢地位。”
“這今天起,剩餘的半年時間,是留給你們研究市場最急需型號和類別的產品時間。”
眾人轟然應諾。周天宇也深有感觸,他在國外呆過,知道西方國家的做派正如馬由所說,甚至手段更加卑劣。他很贊同馬由說的“領先更要努力”的觀點。見馬由已說完,接著便做了詳盡的工作安排和分工。當週天宇講話完畢後,馬由突然想起了什麼,接過話題說道:
“周總,你是集團的副總裁,具體分管集團下屬的所有機械類製造板塊的工作。機床廠的具體管理事務,要儘快脫手,讓廠裡的管理層切實負責起來。很快,你將要到其他城市,同樣也是督導其他企業復工復產。任務還很多,也更加艱鉅,你可別把機床廠總經理的權奪了。”
眾人見馬由雖親和,但難得開玩笑。今天最後冒了這麼一句調侃,也都一陣輕笑。周天宇急忙表態,他在機床廠傾注這麼多的精力,也是期望獲得一些實踐經驗。為其他企業樹立榜樣和示範作用。
馬由笑著不再言語。該說的話他都提示了,相信周天宇也是聰明人。也很有能力,可以儘快調整工作狀態。
這個工作會議,對機床廠管理層而言,十分及時且很重要。他們終於從董事長口中,明白了“藍星機床”的定位,以及將來工廠發展的輝煌前景。更加直觀領會了市場經濟的一些精神。在座大多數人都在華國機械行業從業1020年,深知落後就要捱打窘境。現在自家的工廠,就擁有獨立的智慧財產權,衝擊世界頂尖製造水平,自己能參與其中。很是自豪,充滿期待和憧憬。
當然,馬由在開會時,也開啟了心靈感應和干預。才有這麼有力度的感化效果。這些都是工廠的管理層,他自然一有機會,都會給他們進行心理輔導,強化他們對藍星企業的忠誠度。突然開拓了這麼多的企業,一下這麼多的新人加入,指望他們立刻就對公司充滿信任和感激,並全身心為企業壯大而奮鬥,是不可能發生的奇蹟。
因而只能他自己辛苦一點,多開展這樣的“心靈教育”活動。世界上大多數成功的企業家,都擁有激情四溢的演說能力。他前世和今生都有些內向,透過4年的學習和創業,有所改進。但性格不會很快扭轉。好在今生榮幸地透過修煉,擁有了比前世還多的異能,否則僅是聚集人才,培養骨幹,最後還要他們保持忠誠,就需要許多年的時間,且需要自己投入極大的精力。
馬由這段時間,一直在培養企業負責人對產品和市場關係的意識。就機床廠而言,雖然他有前世機床行業的大資料,以及各種技術資料。也基本瞭解國內的現狀和需求,以及國際上領先的數控機床發展軌跡。但他不能越俎代庖。集團下屬企業雖沒有研發、甚至市場調研的功能,但貼近市場、不搞閉門造車的意識,還是要經常灌輸。
想到這裡,之前專門成立市場研究院的構想方向沒有問題,但一定要彌補上委託方稽核、驗收研究成果這個環節,完全遵從市場規律。拿機床廠舉例,他們是甲方,但不代表機床廠的管理層就可以鬆懈,更需要提升自己對研究成果的甄別能力。不能盲從第三方公司的建議,要具備給集團研發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的權利和責任。
這樣的制衡體系,才能確保基礎環節不出問題。從而讓產品研發有了科學合理、契合市場的依據。加之馬由及星兒主導設計和研發,又有有超前千年的資料庫,犯方向性錯誤的可能性將減少到最低。這也是他敢於搞扁平化及專業化管理體系的信心所在。
會議結束後,馬由在管理層會議上的一番言論及觀點,就報告到有關部門和一些領導辦公桌上。星兒也立刻監控到這些資訊,馬由笑了笑,沒有理會這些人。工廠動作這麼大,無論是前期整改還是超高標準的裝修,只要懂點技術,就知道馬由所圖甚大,有關部門不關注才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