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決不妥協
章節報錯
這家位於矽谷的“EDK”的公司,是一家資訊服務類公司,主要是做一些軟體分包中介業務。勉強算是IT同行。他們聲稱1995年11月,定製了藍星公司的防火牆軟體,去年年底,才發現客戶名單被洩露。直到前不久,他們才確認是使用了《盾霸》防火牆導致的洩密。現法院已經立案。
英國的律師和馬由猜想的一樣,目前藍星集團有些被動。米國的法律是讓被告自行舉證,表白產品沒有問題。但被告自證清白的過程中,可能受到法院或對方律師的指向性查證,因而可能暴露軟體的核心技術。
律師認為,若要採用拖延戰術,合理利用透過法律程式,消極對待,力爭透過漫長官司時間,另外尋找突破口,也是公司遇見官司時,先期採用的慣用手法。但因此可能帶來一些隱患,主要是兩個方面。其一是對方可利用這段時間,在媒體上大造聲勢,對藍星集團的品牌和聲譽造成惡劣影響;其二就是漫長的官司,或許耗費的資金,超過對方申索的金額。
米國的司法制度,導致類似的官司,都是被告與訴訟方庭外和解,賠款了事。這樣的事情在米國已發生了200多起,無一例外都是庭外和解。
馬由看完郵件,沉吟片刻。看來對方受到了“巨軟後門事件”的啟發,也玩起了指控洩密這一套手段,還真是有點哭笑不得,這可是李逵遇見李鬼了。
“星兒,你仔細查詢一下這個EDK公司的所有情況,另外,幫我撥個電話給文勇。”
“現在嗎?英國那邊還是凌晨喲。好吧,請稍等。”
電話那邊立刻就接通了,看來文勇很著急,時刻關注馬由的來電。
“官司的事情,你親自負責。首先組建一個律師團,也要聘請米國本地的知名律師事務所參與,挑選擅長打這類官司的律師,組建律師團積極應訴。這是其一。其二是告訴律師團,我們《盾霸》絕無洩密的可能,包括若有媒體問道這個問題,也要堅決回答;其三,先打程式官司,拖延時間。我要調查這個官司背後的黑幕究竟是什麼,需要時間。你別太著急,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馬由接著做了幾點部署:
“戰略上藐視敵人,但是戰術上我們也要全力應付,絕不給對方的背後勢力有機可乘。接下來,你安排公關部門,在歐洲、米國等地,隨時做好準備。一旦有媒體披露這場官司並有過分的言論,我們立刻採取行動,嚴正警告這些媒體的言行。並讓律師團提前做好準備,隨時取證。並做好和媒體打名譽權官司的準備。我們哪怕是花錢,也要出一口惡氣。有些人期望的所謂兩敗俱傷,是不可能的。只要找準方法,這也是正面宣傳公司和產品的難得機會。”
“同時,我們也要做好輿論戰的預案,一旦對方發動輿論攻勢,就透過各種途徑,釋放其他資訊,分散消費者的注意力。減少我們品牌形象的損失。這方面你和公關部門緊急商議,商議幾套具體的預案,並報給我備案。我也可以根據這些預案提供一些技術資料。例如我們這些年,攔截病毒的成功率和資料。以及數千萬使用者無一例投訴等等。”
“還需聯絡英國、米國等地三家和我們關係不錯的檢測機構,隨機抽查任意一個使用我們軟體的企業或個人使用者,並在媒體監督下進行公開檢測。這些評測,要有律師參與,做好取證工作。力爭透過這次的風波,將壞事變好事,正面宣傳我們產品的優異。邀請一些知名專家、學者,從專業和理論的角度,分析《盾霸》這類軟體的架構,以及工作原理,不存在洩密可能性。資料我能提供,公關費用也不必節約。”
……
馬由下定決心,硬抗這次的危機。他很清楚,藍星集團早晚要和米國的企業甚至米國官府正面對抗。因此,決不能讓這種流氓索賠成功,哪怕賠償一分錢,都將後患無窮,以後說不得就會接二連三會受到敲詐。
當然他這麼強硬、決不妥協的態度,也有一定的底氣。種種跡象表明,這次的幕後黑手很可能是巨軟公司的報復行為。馬由已構建了對FBI、CIA的資訊監控設施。星兒也隨時可收到有關藍星集團的資訊,但卻沒有發現兩家機構,有對藍星集團不利行動。可初步判斷,無論誰背後要對付藍星集團,都暫時還沒有鬧到讓這些機構出手協助的地步。只要不是硬抗米國的國家機器,他有無數種方式應對幕後黑手的陰謀。
透過這件事,以前缺乏對巨軟公司等競爭對手的監控,以後也要完善和彌補。隨時能將所有對手的資訊都掌握在手,就不會那麼被動。之前已初步部署了這方面的硬體設施,但缺乏情報分析人員。看起來專門組建一個資訊中心,處理每天收集的龐大資訊勢在必行了。
但情報分析人員不太好招攬。技術強悍,業務熟練,但更需要對企業的忠誠。畢竟收集情報,在任何地方都不是一個光明正大的事情,一旦洩露出去,對藍星集團就是一場災難。
實在不行,智慧再安排一臺生物電腦,讓星兒複製一個擅長情報分析的人工智慧,專門替馬由處理各種情報資訊。或許這才是目前階段最佳方案。
馬由讓星兒記錄下這個工作提醒。等完成母機研製後,花點時間再製作幾臺生物智腦。還有很多領域都需要強悍的計算資源。之前實驗室條件簡陋,為節約時間,匆忙研製出來的是傳統電腦元件和生物晶片組合的生物電腦。現在實驗室裝置大為改善,技術也更加成熟,能製作出不到10公分見方的純生物智腦。更方便隱藏,不易暴露。
但這些技術手段,都還是防禦為主。若要在市場上擁有更多的進攻力量,就應以藍星某些產品為核心,組建一個或多個同盟,哪怕是金錢為紐帶的臨時組合也行。再遇見這類事件,他們自然會看在金錢的份上,衝鋒陷陣。
看來讓藍星集團的部分產品或分公司,拆分後在米國上市的想法,要加快進度了。一方面可以圈米國人的錢,另外可以收穫一批臨時盟友。米國那些金融資本家做事可是毫無底線,只要能賺錢,他們能幫你把黑的描述成白的。甚至遊說白宮為其搖旗吶喊也司空見慣。
藍星集團儘管在米國註冊了分公司,但扮演的是產品管理和服務的角色,資本上沒有和當地產生多大關係,好似一個外來戶,無法融入米國社會,自然有問題時,沒有人出面為你說話。
其實,馬由有更快、更便捷的方式打擊巨軟,同時可分散大家注意力。淡化這個官司。不過現在對方並未向媒體曝光,估計有其他謀算。另外,有些手段可一,也可二。但不能常用,否則很可能暴露,哪怕是猜疑也可能將藍星集團置於所有軟體行業的對立面。
何況現在還沒有到那一步,巨軟公司還有一點作用,不能迅速倒下。馬由就不能採用太激烈的手段。想清楚這些問題後,他就把這件事暫時放下。
讓秘書將集團總裁李陽、副總裁康於渭請到他的辦公室。兩人坐下,馬由就直接問道:
“兩位老總,公司的管理規程和兩家諮詢公司的意見都看了嗎?”
康於渭看了看李陽,見他沒有先表態的樣子,便回答道:
“是的,馬董。這段時間雖忙於協助李總,落實各地收購企業的後續事宜,但也抽空研究了所有的制度、規章。個人認為已很嚴謹,也有實操性。建議可先試行,透過實踐我們再修正。沒有那個規章一次能夠成型。即使是法律,也是不斷有修正案。我們只是擔心,公司現有的硬體是否能支撐全面推廣無紙化網路辦公體系。否則無法真正發揮這套制度的優越性。”
馬由轉向李陽,見他也點點頭,看來他們之間已討論過,意見基本一致。便正面回答道:
“你們的疑慮可以理解,這些硬體和技術很容易得以落實,只是需要一點時間而已。等會我就安排在濱城機床廠幫忙的幾位助理,一個人負責幾座城市,最多一個月,所有下屬企業的的網路裝置都可以安裝到位。你們一定要記住,藍星可是IT起家的,在這個領域,我們的潛能是不可限量的,你們之前瞭解到的資訊,僅是集團的冰山一角。你就放心將制度貫徹下去吧。新的制度,員工們也需要一定時間熟悉。”
李陽和康於渭面面相覷,他們也知道馬由不是說大話的人,看起來自己的確對公司瞭解還不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