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宇和馬由交流後,帶著激動的心情,去忙自己的工作了。

馬由一個人呆在會議室,再度推敲了一下接下來母機的攻堅工作。如何開展母機的研製,沒有人知道。為了保密圖紙都裝在他的大腦中,未按慣例列印出實體圖紙。也沒有配備生產主管或行政之類的崗位。所有的工作只能靠他親自指揮和安排。

這將是一場攻堅戰,更是靠人力和技術的會戰。不僅勞心還要勞力。所依靠的裝置,除馬友提前自制的工具外,大型裝置只能靠買來的兩臺德國二手數控精密機床。但這外購的機床生產出來的零配件,要達到馬由制定的設計精度,還需反覆的手工調校,憑經驗和極為強悍的手工能力進行微加工。

這就是為何8級技工,在許多大型機械製造企業中,擁有的重要地位的原因所在。即使是現代科技極其發達的今天,甚至20年以後,只要沒有實現人工智慧,機械行業還是有不少需要高階技工手工加工的狀況。馬由擁有精準操控及加工異能,若要類比則是傳說中的沒有劃分等級的“9級技工”,甚至以上水準。他將承擔所有核心零部件最後精細加工工序,也是要承擔最後的檢驗程式。從而確保所有的零部件的完美。

在工廠的食堂吃過晚飯後,馬由帶著6名動手能力強、已重點培養了一年的工程師團隊。入駐1號車間,開始對兩臺德國二手數控機床進行改造。他以保密為由,讓安保人員輪流值守在車間外,這段時間,其他人員不得進入。

這兩套機床,去年就以英國藍星公司的名義購買下來。運送到藍星英國研究院馬由的私人實驗室裡。他回國前將其收放到次元空間裡,在京城總部工作那幾天,悄悄取出放在總部大樓地下室、他的私人實驗室裡。前些時候才讓李陽安排人運送到濱城,以後就屬於機床廠使用的裝置。

因此他對這兩臺機器非常熟悉,早已針對其原有的構造和技術,以及其加工能力,設計了一套改造方案,也一直為此提前作準備。前些時候,在英國藍星研究院的私人實驗室,他忙碌了約20天時間,其中就有改造機床所需的核心部件。另外還透過全球採購,獲得了一些零部件,放置在次元空間裡。

先安排6名助理,做好改裝機床的準備工作。這是體力活也是細緻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工作,各種工具的擺放、6人的分工、拆卸下來的零件堆放,如何防止機油洩露後汙染機器其他部位和潔淨的地面等,都要有一定的操作程式以及保護措施。

見大家忙碌起來,馬由先讓星兒通知了工廠安保團隊,然後關閉了車間裡所有的監控設施,獨自一人進入車間裡的備件庫房,悄悄將次元空間裡給機床廠採購的所有零配件和電子元器件、刀具、軸承等拿出來。

返回車間,見幾人有條不紊完成了準備工作,馬由指揮他們開始拆卸機床的部分部件。這類工作雖無需馬由親自動手,但他還是要透過拆卸過程,觀察這臺機器內部的一些狀況。以及這些零部件安裝時的一些引數。好在工具都有數字顯示,其中一位助理在負責攝像和文字記錄。當然這些資料最後完成改造後,都要上繳給馬由親自銷燬或存檔。

兩天時間,幾人在馬由的親自帶領和指導下,更換了原機器中部分核心部件。還增添了一些先進的感測器、鐳射測量及定位裝置。還更換了交、直流電源控制元件以及伺服系統等。最關鍵的是,完全取締了原有簡易的數控主機板,換上了專門為這2套機床設計的外接電腦,替代數控系統的主機板。還將這套控制系統連線上工廠的區域網,與辦公樓中的伺服器完成了連線。

雖然這套控制系統看起來有點累贅,無法與原裝置外觀協調一致,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好在這個車間是整個工廠最核心的研發專用車間,平常沒有外人進入。機器的外觀怎樣不影響生產質量。

藍星集團現在雖在德國工廠有能力生產晶片,但產能和技術有限。暫時無法生產機床專用的各種型號晶片和主機板。只得等弘崆晶片工廠建成後,這個問題才能得到改善。最終解決問題,還是需要藍星在華國的新建的晶片廠。弘崆晶片廠他不準備生產太過先進的晶片。那裡畢竟魚龍混雜,安全防護方面不如國內的工廠。馬由現在的替代方案,是用一臺高配電腦,經改造後,作為機床控制系統的主機。

即使如此,要支撐馬由設計的加工精度,控制系統運算量極大,這臺民用電腦還是無法承擔,只能利用工廠的伺服器計算效能。這就需要聯網,才能保證機床的正常執行。

之前車間改造時,預埋的光纖線纜,這時就排上了用場。加之這臺電腦的軟體和傳輸訊號,與伺服器的系統軟體一脈相承,都是馬由重新編譯的。可高速相互交換訊號、保障和主機的併網運算。

馬由自制的這套數控系統,其設計原理若不考慮人工智慧,也已達到50年後的智慧水準。為防止洩密,這臺電腦他同樣也做了防拆卸外包裝。安裝並完成除錯後,就不允許工廠裡的員工自行拆卸。將來這個系統出現問題,只能報送京城總部來人維修。

辛苦兩天,將這兩套機床基本上是偷樑換柱,品質躍升不少。但這並不是說就完成了裝置的改造。

馬由用幾種專用儀器,對改裝好的機床進行了全面檢測。並親手又將許多運動部件,進行了微調。

精密裝置整機或部件更換裝配,非常考驗技術和經驗。不同的工人裝配的裝置,直接影響到機器運轉後的各種技術引數,生產質量也可能因裝配的質量而產生波動。還可能減少機器運轉的工作壽命。

馬由一直堅持科學思維,不會僅靠人工及經驗。他借鑑前世的資料,設計了一整套機床加工及裝配技術規程。與之配套,製作了一套加工及安裝工具、還購買了各種檢測儀器,制定了材料採購的技術標準。運用科學管理和科技手段,制度性確保零配件加工和整機裝配的優良品質。

例如螺絲的扭矩,一般是靠技工憑經驗仔細調整。馬由自己也能做到更好。但藍星機床是要開發商品化的機床,就需要制度性確保每一臺出廠的機床,都有完美的質量。他設計了一種安裝工具,內部含有晶片,可測試並顯示實時扭力扭矩、行程等資料。技工只需按操作規程認真操作,就能達到質量標準。

有些鑄體類構件體積較大,若全靠純手工加工,效率必然會很低下, 質量還不能確保。馬由製作了幾款大小不一、功能各異的電動切削、電動精磨工具,並設計了與之配套的保持精度用的專用附件。只有一些不便使用專用電動工具的狹小空間,才會用純手工加工。

這些電動工具設計同樣都十分人性化,晶片和感測器可以提前設定力度、扭矩、定位、尺寸、精度等,還有加工餘量報警和顯示功能。

親自調整完畢後。馬由讓助理們通電試車,同時也用各種儀器進行檢測。通知系統的顯示屏,也及時顯示出機床的運轉狀況。運氣不錯,一次性試機成功,執行狀態也很穩定。

馬由又拿出合金材料,親自試加工了幾個研製的母機所需的零件,幾次執行後,根據機器工作狀態,又仔細校正了一些控制引數,終於將這兩套機床除錯定型。

其實,這裡面很多動作是馬由做給大家看的表象,星兒在腦海中,隨時可以監控機器的狀況,提示給馬由怎麼處理和操作。比較那臺控制系統還要管用也精密許多。但馬由不能天天呆在這裡當工人呀,所以他一切操作都要按正常的規程完成,並給這些工程師們做好示範。

機床改造完成後,可以正式啟動母機的研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