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流程,峰會共舉辦3天。

第一天上午,開幕式領導講話後,馬由做了主旨發言。他用各種超前的思維,詳盡的資料,向全世界的人們,描繪了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以及和網際網路密切相關的軟體產業的美好前景。

馬由再次透過這個專業場合,宣揚目前的網際網路僅僅是邁出一小步,還處於非常原始階段的論調。力圖讓人們相信,網際網路的未來是充滿光明。

事實也是如此。2000年前,無論是網際網路、還是軟體產業,總體上還是原始起步期。從硬軟體增長速度上和比例上,就能看出端倪。

前世,全球it產業的年複合增長率,1984年至2004年為12%,其中硬體從84年的佔it產業的67%的比例,1989年下降到64%比例、1994年佔有比例為更是隻有55%、1999年佔有比例低於一半,僅為43%。

硬體的縱向比較,年複合增長率為9%。但橫向與軟體及網際網路產業比較,則是逐年下降的趨勢。it服務的1984年的佔it產業的比例僅有24%,而在94年、99年卻增長為29%和39%,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5%,呈一個上升趨勢。軟體業的市場份額從1984年的9%發展到1999年的22%,年複合增長率為17%,增長速度為最快。

根據ipc其他資料的統計,2001年全球軟體市場規模達到了2070億米金,比2000年增加18%。若再往後20年,則可超過萬億米元的規模。加上網際網路的產值,則要超過2萬億米元。

眾人都知道馬由是數學家,也是it行業的行家,他的這些資料公佈後,讓人十分歎服,更是讓所有參會的行業人士們心潮澎湃。這段時間,網際網路泡沫的破滅,無論是投資者還是行業人士,心中都是陰雲密佈,今天終於有了一束曙光。

開幕式後的下午開始,6個會議廳,每天各自同時舉行兩場專題研討會。這次會議上,設立了諸多課題,如:

“網際網路技術產品系統化、解決方案、資訊系統。”

“網際網路技術產品流通、渠道、銷售、和售後服務。”

“網際網路技術產業輿論支援、it類媒體。”

“網際網路技術產業第三方服務、各種需要配套的服務。”

……共計14個專題會場。

參會者可根據自己的專業和公司經營性質, 選擇參加專題研討會。

研討會採用半開放性質。每個主題會場雖有主講人,但大多不超過40分鐘,剩餘時間,是參會者們自由發言和相互交流。

藍星集團旗下的網際網路媒體,全程直播。除華國焦點電視臺外,國外也有兩家電視臺,購買了電視轉播權。好在這是行業會議,主辦方華國科技部以及協辦方藍星集團,僅象徵性收取了一點轉播費用。

在這個網際網路泡沫破滅的時期,召開這麼一個全球性質的網際網路會議,無疑是給全世界同行業人士極大的鼓舞。

尤其是馬由的主旨發言一經報導,納斯達克等指數,再度應聲反彈,當天大漲了3.7%。

論壇的各主題會場熱烈而專注,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網際網路代表性企業,以及在藍星官網上申請獲准參會的專家、學者以及藍星大學、藍星研究院、金陵及蓉城兩家軟體產業孵化園的部分代表,列席了會議。

可謂濟濟一堂,規格和人數規模都達到了歷史最高。

論壇最後一天新聞釋出會上,馬由釋出了手機端《微播》、移動支付《錢袋》等網站或運用軟體。他還宣佈,將在華國10座主要城市,設立超級計算機中心、資料庫中心,為華國網際網路、軟體企業提供有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