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球隊餐廳吃了午餐後,馬由小憩了半小時,再次來到了訓練場。

下午維亞利專門安排了一場隊內訓練賽。馬由被分在替補隊員這一邊,先是中鋒、左右邊鋒、最後前腰,幾個中前場位置都輪流踢了一遍。

比賽結果,居然是替補隊4:3勝主力隊。馬由3射一傳,遠射、定位球和門前搶點各一球。儘管替補球員們都抱著陪老闆嬉戲的態度,圍繞著他為組織核心進行比賽。主力隊也為了討老闆高興,沒有激烈拼搶。但馬由從陌生到熟練的過程,進步的速度讓在場所有人還是驚歎不已。

畢竟足球是靠人踢出來的,他人再怎麼配合,你自己也要有能力進攻才行呀。

眾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還不是馬由的幾顆進球,而是場上他的傳球,好似大腿上安裝有鐳射定位、測距系統一樣,每個球都十分精準地傳到最舒適的位置,且都是接應球員當時的行進速度,和他能力範圍內的速度,都給了一些提前量,讓接應隊員完全不用停球,就可以圓潤地完成下一個動作。

若非替補隊員能力有限,浪費了幾個機會,他的助攻可能達到34個。

實際上,進入到賽場,星兒能發揮的作用很多。別人傳球的瞬間,就能計算出落點,馬由只需要跑到那裡等著就行。至於帶球突破,除各種假動作外,馬由的爆發力和速度完全可以硬吃。而傳球,星兒還真是構建了標尺一般的指引線路,同時提示給馬由如何用力及觸球角度。加上馬由的精準控制異能,自然表現給大家的都是高質量的傳球。

他完全可以不用去看接應隊員的位置,星兒將雙方球員的位置圖,形成實時動態戰術地圖,隨時讓馬由找到最合適的傳球物件和路線。看起來就像是盲傳一般,十分隱蔽,卻一傳一個準。

“老闆,你來球隊踢球吧,不然太浪費你的天賦了。”維亞利剛從球員退役不久,社會經驗和情商有限,見獵心喜,沒考慮馬由什麼身份和是否可能成為職業球員,遞給馬由一瓶水,由衷地邀請到。

讓維亞利驚歎的是,自家老闆的體質太強悍了,雖說大家沒有怎麼用力拼搶,但馬由無論奔跑距離、爆發力及速度均是極佳。尤其是耐力,兩個30分鐘上下半場下來,馬由竟然沒流一滴汗,甚至連呼吸都沒有多少變化,好像散步回來一樣輕鬆自如。

最讓維亞利看重的是馬由的球商和意識,傳球堪比世界頂尖前腰球星。完全是中場發動機。難道是少年數學家的智商,還能幫助踢球嗎?畢竟其他球員大多都是中小學就開始訓練,大學學歷沒有幾個,而馬由是博士生導師。維亞利都想以後應該多去名牌大學校隊轉轉,或許能找到好苗子了。

維亞利繼而想,若馬由按這樣的恐怖學習能力,再堅持訓練一段時間,那不是有球王的潛力?

這個念頭一出來,維亞利自己都流出了冷汗。這個世界,讓馬由成為科技巨頭,難道不是錯過了第三個球王了嗎。

“教練的意思是,我可以參加友誼賽了嗎?”馬由調侃到。

“非常確定,以你剛才場上的表現看,至少具備英超職業球員中上水準了。若再多合練幾次,發揮正常的話,可是很快可以達到球星級別。天哪,我見證了一個什麼奇蹟,說出去絕對不會有人相信的。”

馬由笑了笑,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大半天的訓練,馬由最大的收穫,就是初步將教練、球員們浮動的心穩定住了。球員大多是年輕人,見老闆和自己一起遊戲般地玩球,心理距離一下就拉近不少。他們發現,不到21歲馬由,不正是球員當打年齡嗎?

有一個喜歡足球運動的老闆,以後的福利、薪酬一定會更好。

馬由雖只玩了大半天時間,從中還真找到了一點樂趣。之前他就為生活中沒有朋友而發愁,甚至還還自我“放逐”到大山區裡,隱姓埋名支教。雖說主要是公益活動,洗滌心靈,但還是有過一下普通人生活的想法,但大山裡圈子太小沒什麼朋友可交。

而足球這樣場上11人、場下還有十多名替補一起的集體運動,的確可以拋卻身份,成為朋友很難,但場上就是“戰友”,還是很有意思。看來這次本是來作秀,卻意外提起了興趣,或許以後可以經常參加這樣的運動。

要不也註冊一個球員身份,興趣來了,有空就參加幾場俱樂部的賽事,反正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就算是最激烈的英超,他也能輕鬆應付下來。也不擔心受傷,即使有人惡意犯規,倒黴的一定不是他。

嘿嘿,說不得真拿個什麼金球獎之類的,球王嘛,這個比較難。沒有時間透過大量比賽去積累榮譽呀。

馬由將朱廣乎、沈項夫兩人留在了俱樂部裡,便和文勇等人一起乘車返回韋爾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