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清楚基因工程的重大意義。其實,人類在掌握能夠對自身進行重新設計的基因排序圖時,就走到了自身命運的最後邊緣。”

“換言之,若是我們自己再不努力,未來的命運就有可能掌握在別人手中。諸位都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應該瞭解國外那些基因研究機構,並非全是良善之輩。尤其是那個超大國,在全球範圍內更是設立了336個生物實驗室,其用意不言而喻。他們早就將基因作為了一種新型的生物武器,在重點研發。”

“這並非是危言聳聽,大家不要有僥倖心理,認為這些距離我們還很遙遠。據我們掌握的資訊,人類基因排序圖將在近兩年內就繪製成功,這就意味著為基因武器的研製,開啟了方便之門。如核武器一樣,人類將面臨自身生存的巨大威脅。因此,如何面對基因武器的威脅與挑戰,必將成為世界各國的新課題。鑑於存在爆發基因襲擊的可能性,各國對基因恐怖的預防能力的研究,紛紛在進行全面評估。”

馬由已掌握的資訊中,米國很早就在透過基因重組,而製造出的新型生物武器方面的研究。二戰後,他們幾乎是全面接管了倭國利用侵略他國,並用**實驗得到的諸多生化研究成果,甚至還接受了戰犯身份的倭國生化研究員。他們還從戰敗後的德國,獲取了大量的技術資料和科學家,並組織他們持續在這個領域進行研究。

米國的生物研究,根據其原理、作用的不同,分為三類。

一是致病或抗藥的微生物。這類基因武器是指透過基因重組,在一些不致病的微生物體內“插入”致病基因,或者在一些致病的細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對抗普通疫苗或藥物的基因,從而培育出新的致病微生物或新的抗藥性很強的病菌。肺結核、麻風病、霍亂等病菌的完整基因序列已經發表,鼠疫桿菌等的基因組測序工作也將完成,這些天然的細菌和病毒都可能透過基因重組而被改造成易儲存、便攜、毒性更大的生物武器。

二是攻擊人類的“動物士兵”。只要研究和破譯出一種攻擊人類的物種的基因,便可以將這種基因轉接到同類的其他物種上,其繁育的後代也將成為具有攻擊性的“動物士兵”。如將南美殺人蜂、食人蟻的殘忍基因轉接到普通的蜜蜂和螞蟻身上,再不斷把這些蜜蜂、螞蟻進行克隆,它們就可以成為“動物殺手”。

三是種族基因武器。這種基因武器所瞄準的基因是敵方所特有的,如控制頭髮、面板、眼睛顏色等性狀的基因。它既能有效打擊敵方,又能使己方部隊免受傷害,有人說它是“人種炸彈”。

四是炭疽桿菌。前世2001年10月5日,米國國內傳出了幾例病人感染炭疽病的訊息。在該事件中,郵件成為“恐怖武器”炭疽病菌的代名詞。後來,米國有12人因直接或間接接觸夾帶有炭疽桿菌的郵件而受感染。

好在馬由現在有衛星、網路和人工智慧,以及星兒總體抓資訊收集,米國的這些絕密資料,他都全部獲取。這也給他的基因工程課題研究,提供了不少參考資料,以及海量的實驗資料,算是轉害為寶吧。

對他們那些可能出現的基因攻擊性武器,馬由也可以提前做出預案,研發出疫苗或治療性藥物。必要時,可以悄悄修改他們的實驗資料,減緩他們成功的時間。甚至透過各種手段,讓他們永遠不會取得成功。

想到這裡,馬由心中又是一嘆,人類總是在孜孜不倦地研發毀滅自己的武器。內捲成為了常態。

“而我們在基因工程領域研究的終極目標和追求,是和平利用這個領域的研究成果,力爭開發出可以促進人類基因完善,直至進化的藥劑。此外,我們有理由相信,人類有無窮的潛力,基因進化並非只有一次,只要我們找到了合適的辦法,可以持續不斷進化下去。”

見大家聽到這裡,都有些激動,欲言又止,他雙手往下按了按,道:

“請大家彆著急,至於如何開展基因工程的研究,等會我會詳細闡述。”馬由繼續按他的思路往下說:

“當然,這是我們的遠期或是終極目標,距離實現還比較遙遠。而我們接下來的研發課題和技術路線,應是保持謹慎地穩步前行。為此,我初步擬定了三個階段的研發目標。”

“第一階段,重點開展基因工程的基礎理論研究,以及技術路線的探索。這個階段是枯燥的,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或許很長時間無法出成果。”

“當然在這個階段,我們不會僅僅埋頭在理論和技術路線的研究中。我們將利用手中已掌握的知識結構,繼續研發各種根治疾病的藥物。這也是對人類的巨大貢獻。”

馬由說的這些,是有十足的信心和充分的依據。科技樹裡有大量的參考資料。甚至無數的藥物配方、詳盡的生產資料。但前世母星地球的資訊和走出母星的歷史,在科技樹裡是一片空白。

而進入了3級文明的宇宙時代,生物和基因技術,已發生了跨越式的進展。他還從資料中瞭解到,所處星球及生存環境不同,以及廣義的人類而言,其基因的完善程度不同,藥方的效果也是大不一樣。生產這些藥物的原材料、製備工藝,都有一定的區別。所以,科技樹裡的生物科技方面,只能作為理論性的參考,轉化為這個時代人類適用的成果,還得重新做大量的實驗。好在有了詳盡的資料,基礎理論和實驗方法,乃至治病的藥方原理,就好似黑夜裡有了指路明燈,不至於瞎子摸象,研發的效率要高出太多,幾乎是走捷徑。

不過,涉及到人體自身,馬由的態度始終是謹慎、再謹慎。加之,基因進化藥劑中的有些材料,以現在人類的勘測手段,在這個時代還沒有發現。亦或這個星球就根本不存在這些天然的元素,需要未來進入宇宙中去尋找,或者技術水平更高之後,人工製備合成。好在,單純彌補基因某些缺陷的方法和藥品的研發,相對就簡單了許多,在這個時代肯定能研究成功。

現階段,他還是需要老老實實,由簡入繁,研發治療人體疾病的藥物,從而積累經驗,逐漸提升自己和藍星研究院在這個領域的技術能力。

一旦治療癌症、艾滋、白血病等頑疾的藥物面世,不僅是巨量的經濟收入,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種社會影響力。可與西方國家動輒制裁、封鎖之類的流氓手段扳手腕,起到一定的制衡效應。

“第二階段,是在第一步研發的基礎上,完成對基因缺陷逐一針對性完善的各種課題研發。”

這個階段的研究成果,是針對基因修復。若再輔助強身功法修煉,根據前世科技樹資料發現,有部分人都能實現自然進化。無需等待基因進化藥劑,輔助進化。

當然,透過修煉一方面比較緩慢,不可能一蹴而就。像馬由這樣有健全的修煉功法的,加之靈魂穿越帶來的福利,基因進化那是必然。其他人即使馬由願意拿出健全的功法,也未必都能達到進化的效果。

雖然他非常樂意將功法貢獻給人類,謀求共同進化。但升米恩鬥米仇,現階段他沒辦法信賴他人,決不能用誘惑去考驗他人的底限,哪怕是朋友都是把雙方往仇人帶的節奏。

“第三階段,才是透過各種基因綜合改良和完善,量變到質變,達到整體基因突變。”

高階文明時代,所有人類在孩童時,大多要使用到這樣的手段。畢竟並非所有人都可以透過遺傳,獲得天然的完美基因,於是需要後天使用基因藥物的輔助,並透過修煉來提升自己。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來開展基因工程的研究呢。一會我會將所有的研究課題分類,組建多個研究小組。透過不同的技術路線,力求分別突破,最終匯總後,達到迅速出成果的目的。例如,基因排序圖、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發現與DNA的切割、DNA連線酶的發現與DNA片段的連線、基因工程的載體研究與運用等。……”

馬由系統系地概述瞭如何從事基因完善,和促進基因進化的理論原理、具體研究方向、趨勢性技術路線圖、以及中間面臨的節點性困難等。畢竟,科研不是喊幾句口號就能糊弄過去,在座的科學家,都有自己的成熟思維模式,若沒有堅實的基礎理論架構,也是無法說服他們。

顯然,今天的動員和技術交底,效果不錯,基本打消了眾人的疑慮。大家都精神抖擻,信心百倍。

這時,一位藍星大學的生物學領域的教授問道:

“馬董,我很贊同你剛才描繪的基因工程最終目標,也認同開放人類的基因進化道路。但你說進化沒有極限,讓我有些不解,有什麼依據嗎?”

喜歡腦域科技樹請大家收藏:(腦域科技樹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