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減肥藥(第1/2頁)
章節報錯
“米國政府的正式報告宣稱,在米國的總人口中有50%的人超重,三分之一的人患有肥胖症。這種超重和肥胖的標準是根據最新的體重標準測定的,而且超重和肥胖者在老中青男女性的所有人群中普遍存在。米國每年有30萬人死於與肥胖相關的疾病。”
“肥胖不分年齡、不分性別。其中老人三分之一是肥胖者,兒童則有20%是肥胖兒,但實際上,有不少學者認為,實際數量還比這個數字多出不少。”
“歐洲肥胖者研究協會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歐洲同樣也有一半以上的人口超重或體形過胖,預計在未來30年歐洲的肥胖人口將超過70%。其中英國是歐洲肥胖比例最高的國家。三分之二的英國人每星期運動時間少於30分鐘。英國6000萬人口,其中一半的公民體重超重或趨於肥胖,大約有15%的男子是肥胖症患者,而女性肥胖症比男性大約多一半。”
馬由也津津有味地聽著報告,他平時沒有關注這一類資訊。尤其聽到英國的肥胖人群,感到對英國人是一個較大的諷刺,英國人四處宣揚,他們是崇尚紳士和人的體態禮儀的國家,但肥胖可是被視為有損英國紳士的形象。
“瑞典是以高福利待遇而聞名。儘管在這個國家人們崇尚體育鍛煉,且環境優良,空氣新鮮,但任然有5.3%的男子是肥胖症患者。其中女性肥胖者比男性略多。在荷蘭,肥胖和體重的情況與其他國家不同。它是世界上幾個為數不多的男性肥胖者多於女性的國家之一。男性肥胖症患者為8.4%,而女性肥胖者則為8.3%,略低於男性。”
“在阿聯酋,38%的女性是肥胖者, 而男性有15%的人是肥胖者。巴西有31%的人是肥胖者,而哥倫比亞則有43%的人是肥胖者。其他中東產油國家如沙特、敘利亞等國的肥胖和超重者也差不多是這種狀況。在群島國家薩摩亞, 女性有76%是肥胖者, 而男性有50%是肥胖者。但這個國家的肥胖與審美有關。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 肥胖是與財富相伴隨的,苗條只是貧窮的象徵。所以以肥胖為富為美就成為促使人們肥胖起來的重要原因。很遺憾的是, 我們的減肥藥看來在這個國家沒有市場。”
劉博士彙報到這裡,開了一句玩笑,調節了一下報告中講解資料, 帶給參會者的枯燥感。
馬由也暗自點頭,在引進人才時,不僅看學歷, 更看素質,以及他們的情商考核。
真正的人才,應全方位的能力。只有一直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心, 擁有豐富的知識面, 以後的科研、管理等工作, 才有更多的潛力。
“我國雖是發展中國家,還存在大量貧困人口, 但肥胖已悄悄向人們走來。在1995年,有關調查和官方公開的統計數字已顯示, 華國人體重超常者約有2億, 這只是慎重的說法, 即把超重和肥胖區別開來,但實質上是沒有多少區別的。而最近的統計是,華國肥胖者已遠遠超過9000萬, 超重者高達2億。”
“國際生命科學學會華國辦事處的統計表明, 華國成年人超重比例在20%~30%之間,大城市則達到35%~40%。從地域分佈看, 華國北方城市成人平均超重率為24%.南方城市為18%。城市居民的平均超重率為25%, 而農村則為10%~18%。”
“在華國的大城市中, 肥胖兒已成為街頭一景。京城、滬上和羊城等城市的統計表明,都市中肥胖兒的比例約佔少年兒童人群的15%。如今這一數字仍在不斷上升。”
馬由查閱了一下前世資料, 由於生活條件改善以及運動缺乏等因素, 導致近年華國肥胖人口迅速增長。2020年就達到了2.2億人,比現在的資料, 直接增長了220%。也就20年時間呀, 的確肥胖症是一個對於人類體質提升,不可忽略的攔路虎。
醫學在進步, 2年前,人們還僅僅將肥胖症認定為亞健康。
闡述完力薦減肥藥理由後,劉博士又重點分析了高血壓、冠心病等藥物上市將面臨的困難。
“感謝劉博士的報告,以及市場研究院的中肯建議。下面就請各位對報告內容和建議,發表自己的意見吧。乘今天馬董參會,我們必須得出最終結論。8月中旬前,我們藍星藥業第一款藥品就要上市。”
調研報告彙報完畢後,眾人開始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討論得非常熱烈,甚至一度爭論不休,無法獲得統一意見。
馬由在聽取他們各自主張同時,腦海中對市場研究院的報告的建議、依據等都進行了評估,資料基本準確,結論也合乎邏輯,客觀真實。
其實,這3種藥品推出,都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尤其是高血壓、冠心病這兩種特效藥。但問題是,醫藥市場並非是藥有效,就一定能賣出去。一方面需要病人的廣泛認同,因為不少國家,是藥品銷售的重要渠道。
所以就需要病患者認同,和了解藥品的特性,但病患不是醫生,大多還是盲從於輿論、廣告等。
另一方面,需要醫院採購的認同,尤其是醫藥不分家的國家。這可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產業,裡面隱藏了許多眾人無法知曉的黑暗。藍星藥業要進入各個醫院的採購體系, 可沒有之前那些高科技產品那樣強勢的賣方市場地位。
谷擰至少短時間內,藍星集團無法將這些藥物普及。與此同時, 勢必遭受西方藥企的阻撓。那些財團會唆使他們國家的一些機構,打著監管的幌子,各種除正常程式外的莫須有的冗長手續, 將耗費長時間的臨床實驗和取證時間,或許幾年、10幾年都不能取得上市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