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點撥(第1/2頁)
章節報錯
“至於說,西藥科學、中藥不科學,就更是無稽之談。我們華國自古講究以人為本,天人合一。即熱愛自然,發掘自我潛能、領會生命的真諦。而西方都信奉神明,在他們的眼裡,神靈才是根本。社會價值觀決定了西醫與華醫的不同,不能用同一個衡量標準去衡量。更不能簡單就判斷哪一個科學或不科學。”
“華醫藥被西方打壓了幾十年。硬生生地戴上了所謂‘不科學’、幾乎被包裝成落後的代表詞。這種不餘遺力、不講科學、無理的汙名化,實則是為西方那些醫藥壟斷集團,為霸佔萬億米金的醫藥市場鳴鑼開道。”
“華醫藥若按神農嘗百草,是上古時期,成理論體系則在春秋戰國,至今也存在了3000年以上。哪裡是區區百年的西醫,就能全盤否定得了的。說出這樣觀點的人,完全是反智的行為。稍微客觀一點,也只能說兩種醫學體系,各有千秋。西方也就近兩百年的興盛,就要構建所謂標準,強求他人都遵循。”
馬由說到這裡,很是憤憤不平。
“何況標榜‘科學’的人本來就不科學。科學是一個證偽主義,是一個不斷出錯、糾錯的過程。哥白尼、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這些大科學家最終都被證明他們的科學觀是錯誤的。從地心學到日心學在到牛頓力學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是沒有多久就證明錯誤的。所以武斷地用西醫標準論證華醫不科學,本身就是極不科學的態度。”
“其實,無論中藥還是西藥的副作用,就是現代科學還沒有發展到足夠的高度所致。尤其是西藥尚處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初級階段。若論藥理,還不如華醫體系更符合宇宙法則。”
“說這麼多,其實就是要表達一個意思,我們的產品開發理念,是研發出低藥物副作用、甚至無副作用的優質藥品。”
“為此,在我們科技水平沒有發展到一定高度前,儘量將開發重點,集中在自然植物淬鍊的藥品,規避西藥那樣治好這個病,又埋下其他隱患的詬病。”
“說到這裡,我還要定一個原則。藍星藥品的營銷方案,絕不搞給醫生回扣那一套歪門邪道。藥好不好,不看廣告看療效。”
接下來,馬由給兩人講解了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中的20多種藥品,各自的特性,以及目前臨床試驗的資料。其實藥效早就驗證了,只是毒副作用的驗證,不能是藍星集團自己說了算,還在完成最後的程式。
其實,藥物類研發相對其他科研專案比較簡單,星兒在科技樹上,篩選出配方齊全、療效經過千年文明發展驗證、當前科技可以完成製備的藥品。現在虛擬實驗室進行了驗證,繼而在京城研究院醫藥研究所反覆驗證,然後註冊專利,進入臨床試驗。
這些工作早在前年就在秘密進行中。只不過臨床實驗週期較長、申請上市手續複雜,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標準。所以產品尚未面世。
……
歐勝博、崔也告辭後,馬由瞥了一眼桌面上的電子日曆,時間真快,又是週末了。收拾好辦公桌上的檔案,讓助理通知機組,準備返回滬上過週末。
最近一段時間,馬由工作和生活節奏的最大的改變,是有了明確的工作日概念,週末就要回家團聚。
有了家,就有了心靈的港灣。
滬上市,柳府,馬由的外公柳昊然正獨自在書房,苦思著一個問題。
因家學深厚、文化程度較高,柳昊然參軍後順風順水,才能也充分得以挖掘,頗有智將風範。轉業到地方,事業也很有建樹。身居高位,卻毫不猶豫按點退休。再不聞世事,不給組織添亂,主動回到滬上老家,過上了平民般的退休生活,極為瀟灑。這是老人家的性格,更是大智慧,
從女兒把外孫帶回來團聚後,生活條件雖飛越般提升,但原本悠閒、平靜的退休生活也打亂了。
出於對馬由爺爺這個老戰友的懷念、更是對自己親骨肉離散20年的愧疚和關懷。他有時間就研究自己的外孫的資料,起初是關心,想多瞭解一點外孫的過往,協助自己女兒和外孫的情感更加和諧,畢竟兩人缺失了20年,只剩血緣關係了。
之前他主動帶馬由去京城,拜訪了許多老同事、老領導和老戰友們,本是難得有了點私心、拉下老臉,期望給馬由多建立一些社會關係和人脈。
然而這過程中,發現馬由雖禮貌有加,但卻十分堅守本心,不願過多和官場人士過多交往。
很快,形勢就出現了反轉。許多老同事、老領導以及老戰友,都主動聯絡他,試圖透過他拉近和馬由的關係。礙於情面,柳昊然不厭其煩接聽電話、傾聽、解釋,甚至接待來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