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合作課題範圍後,剩餘的工作就可以交給星兒去完成。預設好一些條件,星兒可以高效率、精準進行分析排比。並有的放矢去尋找對口、專業合適的科研院所。

他自然不會按之前有關部門的管理,盲目考慮學校的名氣或某些專家、教授的名氣,而是準備落實到具體有真才實學的學者名下,再反推其所在院校或科研機構。

其實,之所以選擇材料領域的技術課題,廣泛地和全國科研院校合作,馬由還有其重要的戰略考慮。

一個國家的科技,需要體系化、均衡化發展。不能完全靠他人直接輸入,拔苗助長可能形成科技短板甚至斷層,或許還可能出現惰性和依賴性。

當年馬由回國時,為了迅速在國內立足,期望獲得有關部門重視和支援,同時也為了讓祖國儘快擁有一個穩定的和平環境。贈送給有關部門一批國防科技資料,其中有航母、艦載機、反隱身雷達等。

這些都是可幫助祖國短時間內跨越式發展,儘快壯大國防力量的珍貴資料,可謂加之無限。

但這些技術,都是建立在這個時代已經有先例的前提下,做了一點最佳化。無論理論、原理等都是有跡可循。此後幾年,他也僅僅是在特種合金供應上給予幫助,哪怕是犧牲外銷市場,專供國家軍工部門。包括提供超級計算機,也是以正常商業化模式,即使贈送了安全可靠的系統軟體。但再沒有用斷層式的技術強制輸出。

這次和科研院校的合作,其實就是間接將技術系統化傳輸給國家。而且是讓這些合作機構完全理解、經他們之手研發出來的成果。

因為馬由清楚,他現在一舉一動,都會讓許多機構關注。一旦宣佈和哪些院校合作,自然他們也成為了關注物件。

而在國家力量面前,甚至一些有實力的機構面前,縱然藍星集團的律師團隊,制定再多的保密制度、合同條款,也最多約束合作單位,不公開將其科研成果商業轉化。但技術能否保密,就很難講了。

有些事情馬由早有預期,也樂意配合,本就要給國家做貢獻,但他需把控這些先進技術不流向國外、不落入私人和一些利益集團的腰包。同時,要讓有關領導和部門看到,這些科技成果不是天上掉餡餅,無一不是花費巨大成本和人力物力。

畢竟大鍋飯時代過去不久,“拿來主義”不勞而獲的思維根深蒂固。其實,這也是人類的惰性使然,能撿便宜,為何要努力。

同樣,馬由不願意將自己好心貢獻出來的資金、技術陷入到各種學術怪圈裡。若他有私心,完全可以揮舞小鋤頭,直接將科研院校的人才挖到藍星研究院。但這樣做的後果,還是一枝獨放而已。對一個國家、民族幫助有限。

啟動這個產學研模式,最大的作用不是要出什麼成果,而是一個聯動效應,同時也是對眾多華國人才的保護和培養。這種機制下,真正有才能的人可以出頭,而混日子、混經費濫竽充數之徒只有淘汰出局。換言之,馬由要打造一幅照妖鏡,阻止已開始出現的學術FB苗頭繼續蔓延。

因此,篩選合格的專案主持人,評估體系這是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好在星兒有這種能力,早就建立了華國甚至華人人才庫,長期跟蹤,收集資料。並以此建立了一整套量化體系,將關注的人才從大學、碩士、博士直到工作單位職業生涯,都詳盡的記錄,對其發表的論文、授課的能力、思維活躍度、以及行為能力進行量化分析。

有了這些大資料和體系化評估,馬由能一目瞭然甄別出真才實學的人才。知曉某個領域,哪些學者們有其專長。

……

時間在馬由埋頭於材料研究院的研究工作中快速流逝。這天,他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牲畜基因編輯工作,返回京城,參加藍星集團每年一度的秋季新品釋出會。並親自介紹平板電腦等全新產品。

今年釋出的新品數量達藍星集團歷史之冠,僅介紹產品就長達6個小時。與此同時,全世界有3億以上的觀眾,透過電視、網路直播,觀看了這場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