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禮物(3)
章節報錯
他建議國家在傳統制造業領域,實施升級換代、有序追趕策略,逐步迫使西方資本家,因我們已擁有了某些技術,而不得不解封那些協定中限制的產品和技術。最終,全面突破這些協定的限制。雖然這個目標可能比較長遠,但也不是不能實現。
例如,一旦華國在數控機床領域有所突破,西方列強的資本家,自己就要著急地給他們國家政府做工作,提前解封對應精度機床的限制,低下高昂的頭,甚至低價傾銷。賺取華國龐大的市場的利潤的同時,還可打壓華國剛剛起步的機床企業。類似的事例幾乎體現在各行各業。他們這樣的套路,已玩得十分嫻熟。不僅是華國,其他許多發展中國家中,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企業,要麼被他們收購、控股,淪為其賺錢的工具,要麼就被這些套路打壓消亡。
傳統產業有序追趕的同時,建議在半導體及軟體等IT領域這類新興產業,實施“彎道超車”的不對稱戰略。因各國起步相差還不算巨大,我們若集中財力物力和相應政策扶持,力爭在短時間做到與世界強國同步。並在實踐過程中,尋找到某些小領域自身的優勢,有的放矢地集中攻關,做到區域性全球領先水平。從而取得和西方列強在科技領域抗衡的部分籌碼,從而打破被他國屢屢採用制裁大棒的局面。
換言之,其中的關鍵,就是杜絕大而全的思路。在日益緊密聯絡的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想要所有技術和全產業鏈都取得全球領先地位,顯然是難以實現的目標。但攻其一點,就能獲得產業鏈所有環節產生影響力。達到相互制約和平衡。
除了IT這個年輕的產業,還建議在基礎材料進行重點傾斜。若僅僅是不停跟進追趕始終比較被動,若重視基礎材料的研發,一旦有所突破,可能引起相關產業的全面升級。從而獲得該領域的國際地位。這也和IT領域一點帶面的策略殊途同歸,都是為了獲得科技領域的話語權。
生物工程領域也是如此。比較傳統工業,生物工程領域研發的偶然性相對較多。同樣是一旦舉國傾注,無數研究所的投入後,成功突破的機率就大了許多。舉例說,假如成功研發出治療艾滋病的藥物,除了正常的市場收益外,也可成為國家之間博弈的小小手段之一。何況若研發出基因修復藥劑,延緩衰老過程,西方列強裡的資本家,也會自動說服他們所在國家,制定和華國友好的政策,對等取消一些限制政策。這就是制衡。
總之,無論是科技、還是經濟發展,都要靠自身的努力去發展。過於依靠外來輸入技術,是理想主義思維。西方列強始終不會放鬆對高科技和高階裝置的控制,所謂市場經濟,都是說給其他國家聽,對他們自己國家的企業,始終是有利可圖便可輸出,需要打壓時,一句“國家安全”為由就可限制。
這次報告,是以未來2、30年,全球產業發展的規律、高科技技術發展的趨勢和領域、產業升級的方向等,都是資料化、模型化,“預測”結論和前世相比,他和星兒經過詳盡推算,做了一些調整,大多都做了提前量。因為這一世有藍星集團的存在,大量的科技提前釋放,肯定會直接和間接影響全球發展軌跡。不可能和前世完全一致。
報告第一部分闡述完,他又用一個小標題,專門闡述戰略資源保護問題。一定要嚴控低價出口稀土、稀有金屬等礦產的亂象。推進該行業儘快完成產業升級,對資源進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的同時,還應進行戰略儲備,減少甚至杜絕純礦產輸出。
……
馬由文思泉湧,演講幾乎沒有絲毫停頓,十分連貫、滔滔不絕。
縱觀整篇報告,沒有明顯的說教和論點。大量採用各種統計表格、圖例以及數理模型分析和推論等。形象生動,簡單易懂。在這個電腦尚未普及的時代,這樣的報告形式還是很能引人入勝。且馬由有數學天才之稱,他運用的資料推論模式,有較強的說服力。
馬由稍微停頓片刻,感應了一下領導和專家們的專注度,發現效果尚佳。參會者大多都極為認真。星兒還將掃描結果告訴了他,說許多領導的筆記,記錄得還很詳細。劉副總也不時陷入沉思,由此看來,有些觀點對這些領導還是有所啟發。
見狀,馬由也稍許放下心來,自己的一番苦心及周祥的準備,看來沒有白費。他其實非常不適應這樣的報告會,酌字酌句,很費心力。深怕違背了什麼原則,或說了什麼避諱的詞句。這也是他缺乏經驗,以後藍星集團在華國的產業多了,將會有海量的各種會議、演講、研討會等邀請他參加。層次也將越來越高,只能慢慢適應。
他將停頓時間稍微延長了一點,喝了一口礦泉水潤潤喉嚨,也能讓參會者大腦有一點休息時間,才再度開啟演講模式。他的聲調不急不緩,但抑揚頓挫,突出重點,洋洋盈耳。讓本來較枯燥的學術性報告,好似講述一則故事一般,娓娓道來。
第二部分主題是講述環境汙染和發展的辯證關係。
工業化的過程,不可避免就是和自然界造成影響的過程。所以我們應從西方國家發展工業化過程中吸取教訓,規避在發展過程中,因環保措施鬆懈而導致汙染。
馬由也介紹到,藍星集團致力於環保事業,並在旗下所有的生產企業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按國際頂級環保標準要求自己。嚴控各種排放。並將投入巨資,研發工業排放產生的廢氣、廢水等資源回收,熱能及水資源迴圈再利用等課題,用經濟手段,降低工廠因環保投入巨大而產生的牴觸情緒。
他還列舉了倫敦市工業時代的城市環境資料和花費30年才治理成功的龐大資金、時間成本投入,勉強改善到現在這種狀況的例項。又舉例了德國魯爾區工業區,在探索後工業化,還城市青山綠水的一些可以吸取的經驗等。
其實環境問題,有很多話題可以延展,但馬由知道,在這些領域很多專家學者容易形成共識。所以他沒有過多浪費時間和報告篇幅。
第三個部分,是他深思熟慮後,丟擲真金白銀的一個議題。
他承諾,藍星集團在開啟華國大產業佈局的同時,將設立兩類基金。
其一、再就業專項幫扶持基金。這個基金基本屬於公益性質,如再就業培訓、就業推介、有組織勞務輸出、自主就業發放低息甚至無息貸款模式進行扶持。
他還特別宣告這項基金的設立,主要幫扶物件,暫時侷限在藍星集團收購的企業範圍,所直接涉及到的下崗工人。最重要目的,就是緩解企業重組和併購過程中,難免帶來部分工人下崗後的生活困難。並激勵待崗人員自主創業的積極性。總之,是儘量減輕當地官府及社會負擔,平穩過渡。雖目的是讓藍星集團收購的這些企業少些麻煩,儘快復產。同時也是給在崗工人們參照物,讓他們體會企業的關愛,從而增強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