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京城總部
章節報錯
從電子廠出來,車隊往西南方向行駛幾分鐘,便駛入四元橋的四環路,這條建造時間長達10年之久的環線,現在也僅竣工了四元橋到學院路。車隊一路西行,10多分鐘,在學院路下四環,沿著學院路北行,再西行幾分鐘,來到了華清科技園區。
車輛在辦公樓外4000平方米的停車場停下。眾人下車後,見到這座年初收購的辦公樓,現已全面竣工。
外立面裝修是星兒提供的方案。大樓中間12米寬全隱框幕牆為中軸,兩側各9根寬1000mm、厚度達600mm,豎向從地面貫通到屋頂,再圓弧倒角水平貫穿連線到另一側的構架,這18根箍圈造型,簡潔而有張力。18取自雙極數,是華國文化運用極廣的數字,如18成年、18個20行業(360行),行行出狀元、山路18灣、18相送、18般武藝、18代……等等,並避諱開9這個極數。有事業永存、品質永固等寓意。
不過這些造型並非純粹的裝飾線條,銀白色鋁板面層裝飾的構架,裡面隱藏了大樓內所需的消防、通訊、強電、弱電等各種專業管線,為大樓綜合佈線功能所需。
除構架外,立面面層材料為全隱框淡藍鍍膜玻璃幕牆,以虛襯托18根為“實”的構架。大樓中間位置,靠近頂部28米位置,幕牆上鑲嵌有2.7米直徑、銀色十字立體星芒藍星標誌,標誌下面有寬高達2*3米的黑體“藍星華國”四個銀色立體字樣,成為80米寬、高度30米的虛實造型元素的大樓點睛之筆,共同構築成夢幻般、科技感十足的視覺衝擊力。
雖是臨時辦公樓,還是體現了藍星集團的氣勢和實力。
除京城總部幾位陪同高管外,其他從英國、弘崆過來的隨行人行,都是第一次來到華國總部。眾人還看見這棟大樓和周邊已打圍,牆上標識著藍星集團的土地,也都興奮不已。大家都知道這是臨時辦公樓,心裡對未來的集團華國總部大廈更加期待。形象工程,在企業開辦之初,提振士氣強化歸宿感還是很有幫助。
李陽指引大家參觀,同時給大家介紹道:
“我們藍星臨時辦公樓,是公司自有產權。年初同時還購置了兩塊土地,將打造藍星科研、辦公、商業和員工住宅一體的綜合體。解決藍星集團員工們的許多生活便利方面的問題。”
“現在這棟辦公樓有地下室1層、地面6層。總建築面積為1.5萬平方米。地上每層面積2000平方米,地下室部分面積3000平方米。”
“地下室功能是停車庫。一層規劃有接待大廳、產品展示廳、4間大小會議廳以及配套的公共衛生間、茶水間等。23層是集團辦公區。45層為藍星(京城)研究院,第6層是董事長、總經理及副總經理辦公區。”
大家邊走,邊聽李陽介紹。乘坐電梯,眾人來到了2層,李陽安排人,按名冊及崗位、職務分別將大家安置在25層辦公及研究院樓層。他親自則陪著馬由和10多位副總裁級別的高管、助理,乘坐電梯前往6樓。
6樓與其他樓層佈局有所不同,除了有400平方米的開放式辦公大廳外,還有休息區及公共衛生間、茶水間等。其餘空間用鋁合金框架、落地玻璃隔離成董事長、總裁、副總裁等8個辦公室。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集團總裁、副總裁級別只有7位,有不少人將隨著產業佈局,去相應的城市、分公司或工業園區供職。
來到董事長辦公室,馬由讓李陽通知中層以上管理人員,20分鐘後,到會議室開會。他則觀賞起自己的辦公室佈局和功能,雖然設計方案都是他和星兒製作的,但建成後還是第一次實地體驗。
進入董事長辦公區,首先是一間候客廳兼秘書辦,透過這裡可以進入一間小型會議室。董事長辦公室裡,也有通往會議室的專用通道,另外還一套衛浴齊備的臥室。現他在京城還沒購置住宅,這段時間他準備就住在辦公室,順便做一些隱秘事情。
臥室裡一排書架,其中一扇可透過暗鎖開啟,平移書架後進入一間小密室。裡面只有一臺電梯,直通地下室1000平方米的專用私人實驗室。實驗室用400mm厚的鋼筋混凝土牆,裝飾有吸音、隔音層,與車庫隔離。若不知道大樓的構造,不會有人知道這裡還有一間隱秘的實驗室。
實驗室內部,按防塵、恆溫恆溼及防靜電標準嚴格裝修。實驗室有內外兩個空間,外間600平方米,主要功能是組裝一些裝置或產品樣品,透過地下室專用門禁系統進出。裡間有400平方米,可透過馬由的臥室中密室電梯進出,或外間門禁進出。但裡間實驗室的許可權,只有馬由獨自擁有。外間可經馬由授權,給極為嚴格審查後的技術助理進出,協助他完成一些裝置或儀器的總裝。
實驗室裡還是空白,沒有一臺裝置和儀器。
這是考慮到自己有次元空間,所有裝置、儀器大多都是籌建藍星(英國)研究院時,從全球採購而來,另外還有他在英國的研究院裡,逐漸積累的裝置和儀器。自產的裝置和暗度陳倉買來的裝置,都十分超前,為防萬一洩密,他計劃每次使用後,只要離開實驗室較長時間,大多數裝置和儀器,都會被收進次元空間。
快速參觀完後,他將之前在英國、米國和弘崆採購的一些計算機元器件、配件等,從次元空間裡取出,放在600平方米的外間。
馬由計劃利用這段時間的晚上,讓幾位工程師出身的助理,一同配合他組裝公司和研究院所用的伺服器群。當然,真實的計算效能,還是他之前製造的生物計算機。這臺生物計算,將安裝到他的臥室書架底座的暗格裡。透過無線連結下面5樓計算機中心房中的伺服器組。
這棟樓在正式辦公及研發大樓未建成前,將會是“藍星(華國)集團”總部辦公、科研、產品體驗旗艦店和客戶接待用途。雖然稍小一點,但目前集團初創,研究人員、總部管理人員不會太多。集團實施的扁平化管理體系,最大程度減少中間管理層次。所以在2、3年內,這棟大樓還能基本滿足使用。
從6樓透過全玻璃幕牆看出去,不遠處年初購置的土地上,正是即將建造建造的總部大廈“叕字塔”用地,現在已拆遷完畢,也全部打圍。只等設計圖紙出來後,就可開始施工。
總部大廈“叕字塔”的建築及規劃,經馬由和星兒商量後,星兒已完成了設計,存放在星兒的資料庫中。準備晚上傳送郵件,交給弘崆收購併重組的“藍星建築設計事務所”,完成擴初設計後,再招標華國的建築設計院,完成施工圖設計。雖他可以讓星兒將所有設計完成,但現在“藍星建築設計事務所”在國內沒有設計資質,自行設計的就無法獲得有關部門的檢驗,質撿也因沒有圖紙依據,無法透過,他為了保障品質,只內外合作,分段設計。
想到這裡,讓星兒記錄下來,有機會收購一家國內有甲級規劃和建築設計資質的公司,和弘崆的“藍星建築設計事務所”合併,服務於藍星集團即將到來的大建設。
身下這座臨時辦公樓剩餘土地,規劃的其他高層住宅、綜合商業樓,剛完成地下室2層的工程土建工程,達到正負零標高。出地面後,上蓋建築施工就會快不少,一棟超高層大廈,最費時間和成本就是在地基處理、基礎和地下空間部分,露出地面後,單位面積的結構以及工程量都少幾倍,且工程施工難度和時間也少許多。
巡視完畢,星兒提醒他,視察工廠的整改意見,已梳理出來,馬由拿出膝上型電腦,讓星兒將其複製到隨身碟裡。叫來一位秘書去列印出來,交給對口負責電子廠的副總。現在無紙化網路辦公還沒有完全建設起來,不少檔案還是要靠列印上傳下達。
無紙化辦公依賴網路,這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其中無線區域網WIFI技術,已申報專利。待京城藍星電子廠二期改造工程結束便安排生產。
處理完這些事宜後,他帶領助理和秘書,下到一層的第一會議室,接見藍星(華國)集團所有中層以上管理人員。這是馬由第一次和華國公司總部的全部管理層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