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又攬大將
章節報錯
馬由在腦海中問星兒:
“怎麼沒有提示我有人靠近我身邊了呢?”
“我沒有感覺此人有惡意,而且他就是一個普通人而已。”星兒理所當然回答到。
“不過,以後請你在我想問題或看書的時候,始終保持對外的感應,若有人靠近我,無論是否有惡意都要提醒我,好嗎?人是最複雜的,善意或惡意未必會表現出來。大智若愚、大奸似忠你應該知道什麼意思吧?”
“好的,對不起,我會注意的。”星兒的語氣中有些愧疚,畢竟馬由是祂的主人,雖很親切地喊哥哥,但原生物晶片的底層程式碼並未因進化為智慧生命的過程,而減少對馬由的服從及尊重。不過祂這樣的情緒,倒是智慧生命的特性越來越多了。
“嗯。”馬由沒有再多和星兒交流什麼,他雖相信星兒的感知能力,但還是透過這件事情提醒星兒,保持對人類習性的探究。否則以後可能付出的代價很高、甚至他自己的生命。不過,自己平時也應保持警惕性。
馬由抬頭,見一位身高在1.8米左右、瘦削的男生,正用一種和他剛硬麵孔完全相反的口吻,怯怯地向他問話。從他的口語中,馬由估計他是一位華人。便用華語嘗試說道:
“你好,沒有人的,請坐。”
“謝謝!你也是華國人呀?”來人滿頭大汗,左手拿著一個大包,看起來很累的樣子。馬由不解,隨即抬頭看了看天空。此時萬里無雲,8月盛夏,正是波士頓一年中最熱的月份。他現在體能修煉小成,寒暑不忌。但普通人在正午的陽光直射下,的確有些酷熱難耐。
這才恍然大悟,自己這裡正好是一顆大樹底下,其他草坪邊上的石凳倒是不少,但表面溫度估計得上50度了。難怪來人要來他這裡擠一下。
“嗯,我是華國來的,剛畢業。”
“這麼巧,我叫高雲,來自華國蘇省,剛從這所學校博士畢業。今天搬家,同學的車裝不下行李先走了,就剩我最後整理出來這一大包筆記和書籍了。太沉了,歇一會去大街上打計程車。”
馬由嘴角微微翹起,有些樂了。這位同學挺直率的,還沒有問他就巴拉巴拉把自己什麼都交待清楚了。
“你學什麼專業的呀?畢業後準備幹啥呢?”馬由看他健談,也就職業性地多問了幾句。
“我學的是自動化工程,博士研究方向是感測識別,主要偏硬體研發,傳統自動化領域,感覺沒什麼前途了。所以我的課題有點偏向IT領域,或智慧機器人運用方向。”
果不其然,高雲還是那麼可樂,連他的專業都說了不少,就差點給馬由聊他的論文了。不過,此人的專業的確是未來發展方向。有意思的是,馬由最缺的人才,就是硬體研發方面。至於軟體領域,這個世界所有從業人員加起來也比不了星兒,甚至連他的智慧助手宇兒這個高階弱人工智慧也可能比不上。
他沒有插話,靜待高雲繼續介紹。
“有幾個企業想僱傭我,但我感覺他們的產品研發方向或者實力有些問題,所以還在猶豫。我的理想還是去研究機構,不過那種地方華人進去容易,出來就難了,所以也不敢輕易去申請。當然申請了別人也不一定接收。呵呵!”高雲有點自嘲地解釋到。
“那有研究機構聯絡你嗎?”聽到這個話題,馬由有點警覺地問道,他也很關心米國現在對待華裔人才的態度。
“暫時沒,同學裡有白人收到入職邀請。當然我也沒有主動申請,聽說審查也很嚴格。我其實想在這邊發展一段時間,就回國去。老家經濟不算差,但為了供我留學,還是欠了不少債。我得掙點錢,至少能還債才行。”
這是那些沒有誕生在非富即貴家庭學子們的普遍狀況。普通家庭一旦誕生一位天才,家裡就騎虎難下,很是為難。繼續上學則只能負債,不支援又感覺荒廢了孩子的前程。
“哦,正式介紹一下。我叫馬由,添為藍星集團董事長,正在英國籌建一所研究院。若你感興趣,可以考慮一下到我們公司的研究院。薪水什麼的你別擔心,肯定是行業上限,甚至安家費之類的也可以考慮補貼,前提是我們需要充分了解你的能力。比如,你的論文可否給我欣賞一下,以及你願意的話,可以介紹一下你自己的專業能力……。”
“等等,你說你叫馬由,東大畢業的?數學家?作家?我見到偶像了。你知不知道,你在我們同學中,是一位傳奇。華人留學生圈子裡,也鮮有不知道你大名的。剛才我沒注意聽你介紹名字,這麼年輕樣子,以為你剛上大學呢。我完全沒反應過來,對不起、對不起。”高雲原本有點高冷的面孔,現在卻變成一副粉絲模樣。
馬由感覺這個人真的很有趣,長相很冷峻,性格有點怯弱,一但熟悉了說起話來,卻又連珠炮似的。不過透過星兒和他自己啟動感知異能,瞭解到此人性情很單純,還沒被社會侵染。看起來,他對自身還是有一定的規劃,也清楚自己的性格不適合社會上覆雜的環境。
接下來,高雲介紹到,他本科也是畢業於東大。難怪聽到馬由的名字這麼熟悉呢。而且他才是一位真正的天才,15歲上本科、18歲畢業,被麻省收錄攻讀碩士。20歲碩士畢業,又留校攻讀博士,今年也才22歲。
他沒有修煉、沒有開拓腦域,完全憑天性走到這一步,除了聰明外,心無旁騖努力學習才有這樣的成就。看來他的性情有些類似練武之人中的那種“赤子之心”。這樣的人尤其適合搞科研,一旦專注於專案研究,沒有成果決不罷休。
就不知道他是否有領導才能。科研人員相對好找,但一個懂科研但卻有領導才能的全才,就比較難找了。目前藍星在英國的研究院還沒有建立起來,但這個部門不可能再交由文勇代管了,提前找到一位管理者很是迫切。
剛認識高雲,只要他願意到公司來,以後就有機會了解。若他的品性一直是今天觀察和感知這樣,就值得培養。
馬由感覺到今天運氣不錯,正在思考人才庫的問題,就碰到了一位感覺不錯的華人留學生。剛剛畢業、還沒有找到工作。不過想想這些名校裡龐大的華人數量,也就可以理解了。不是每一位人才立刻就會被髮掘出來,且畢業生走向工作崗位,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磨練,才能展現光芒。
和高雲互換聯絡方式,讓他將自己的簡歷、論文和證明他自身才能的資料等發郵件過來,一旦接到聘用通知、處理完自己的事務,就可以去英國就職。
不過馬由有預感,自己第三位大將即將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