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決斷新品
章節報錯
《浩土網》成功上線,其日常運營和維護,就完全移交給了文勇下面的管理團隊。馬由本人暫時抽身,不再花費過多時間關注網站建設了,基礎已奠定,剩下都是靠人工慢慢調整和堆砌。不過他還是指令智慧助手負責協助網路的安全防護,還在百科類欄目中,不斷增添各種資訊,這項工程非常浩大,僅靠人工程序顯得很緩慢,為了儘快獲得使用者認可,提升在入口網站中的地位,其內容的豐富性和權威性就尤為重要了。
他的精力除放在實驗室、圖書館外,主要放在對第一款實體產品最後的分析、決策方面。
這個時候,IT硬體行業正是技術大爆發的年代。
IT行業是個年輕的行業,從1937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簡稱ABC計算機)問世算起,至今也才60年時間。越往後,發展速度越快,涉及到的範圍越廣,一個圍繞計算機為中心,多種產業鏈逐漸形成。正因如此,技術研發也不僅僅是計算機本身的元器件。更多與其配套的產業迅速興旺,例如構成網際網路的技術就層出不窮。
有行業分析家戲稱,每三天就有新技術誕生,每週都有產品更新,每個月都有新產品問世。這個說法雖有些誇張,準確與否暫無精確資料支撐,但新技術呈現爆發性增長態勢,是無可置疑的現象。
馬由現在面臨的局面,也正是因為新技術爆發,才有了更多、更廣的新產品研發方向。所以,要從名目繁多的產品中找到相對適合藍星發展的產品方向,猶如大海撈針一般困難。
好在馬由知道未來發展軌跡,只要從產品壽命、技術延展性、投資門檻等方面思考,就可算是正確的方向。
即使他設定了這麼多原則和排除因子。可選擇的產品範圍還是很廣。比如:面板、儲存、處理器、網路通訊裝置、路由器、伺服器等領域。哪怕其中一個領域,其子項也非常多。一家企業不可能全部涉足。
晶片產業,是馬由計劃中必須進入的行業。
前世21世紀,華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始終被西方國家限制的狀況不僅沒有緩解,反而在一些領域,尤其是高階晶片領域屢屢被制裁,哪怕這個時候,華國已是世界1/3的晶片消費量,年進口額達2萬億華幣,依然是制裁的物件,這已超越商業規則範疇,是國家戰略性競爭所致。
可見晶片產業,對於一個國家,具有多麼重大的戰略意義。當然,對於藍星公司而言,進入這個行業,就意味著巨大的經濟效益。這個行業是贏家通吃法則,擁有了核心技術後,無論是技術授權還是設計製造,都有豐厚利潤。
而馬由透過論證後,謹慎釋放一些技術,是沒有問題的。因此沒有理由放棄這個號稱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頂尖硬體領域。
晶片的種類十分繁雜,簡單分類大致有二。一為儲存晶片,二是非儲存晶片。非儲存晶片,也可以稱之為功能晶片。
這兩種晶片幾乎就是按照我們人的大腦延伸下去的。我們人的大腦一般就兩個功能,一個是記憶,另一個功能就是思考或者是完成某個指令,所以這兩類晶片也是這兩個方向。
兩類晶片中,儲存晶片製造難度相對簡單。儲存晶片有主要分為兩大主流晶片型別,記憶體DRAM和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
前世21世紀10年代,各國、眾多晶片企業競爭後,記憶體生產就被三星、SK海力士、鎂光三分天下。這三個廠家壟斷了全球市場份額。其中三星和SK海力士都是韓國企業,鎂光是米國企業。
快閃記憶體這個領域,生產廠家稍微多一些,三星,東芝,西部資料,以及鎂光、SK海力士,英特爾等等。晶片產量到2018年統計,銷售額排名第一名是三星,第二名是英特爾,第三名是SK海力士,第四名是臺積電,第五名是鎂光。
無論記憶體還是快閃記憶體,第一都是三星公司。這得益於南韓在金融風暴這個極為艱難的時期,三星公司在南韓國官府支援下,賭國運般負債100多億米金,下注記憶體和快閃記憶體,最終成功接棒倭國晶片產業,成為儲存晶片領域強國。更是南韓經濟支柱產業之一。
因為壟斷,三星每當在產品與華國競爭落於下風時,或其他產品大幅虧損的時候,便採用記憶體漲價的粗暴方式,來彌補利潤、要挾競爭對手。這個手段屢試不爽。
除儲存晶片外,功能晶片的霸主,則是英特爾、AMD等公司,智慧通訊發展起來後,高通也佔有一席之地。尤其是通訊領域的晶片,高通更是具有全球壟斷地位,前世被稱為“高通稅”。而這些企業都是米國企業。
從馬由的製造業為大的思維角度看,不可思議的是,米國持續進行製造業空心化。進入21世紀後,逐漸放棄了晶片設計、製造都由一家公司自己完成的IDM模式。只把控核心技術,晶片設計等,把晶片製造逐漸交予代工廠生產,即Fabless模式。
即使如此,他們還是以技術授權等方式,把控了晶片代工所需的核心裝置光刻機,並將其列為了制約華國的清單。
由此,由西方國家扶持起來的晶片代工廠主要廠家,三星、彎積電等,成為了跟隨西方抑制華國高科技發展的一枚重要棋子。
回頭看當下這個時代,許多人尚不清楚儲存晶片的重要性,主要目光還是在利潤高的中央處理器方面。且高階晶片廠家如英特爾公司,都還一直堅持IDM模式,可見這個行業的利潤和重要性。
但馬由知曉歷史,固然處理器很重要,但未來IT產業中,資訊及資料越來越龐大,儲存就成為了重要環節。無論是什麼儲存技術,最終都要落實在儲存晶片等硬體方面。不久的將來,儲存晶片就將作為計算機領域的核心部件之一,和CPU、GPU等處理器有同等地位。
馬由雖決定現在開始佈局晶片產業。但起步不能那麼咄咄逼人,高個中選矮個,確定首先選擇儲存晶片這個相對不那麼敏感的領域。不過,要斟酌具體研發的首款產品,既要低調同時又要有所創新,從而一舉成名。
這本來就是矛盾的命題,要樹立公司品牌,就要有創新,用一款全球絕無僅有的新產品,打響企業的名聲。但創新可能帶來政策風險,又須低調。
方向確定下來後,為了保險,他還是讓文勇聘請一些國際關係學、政治家、外交家和法律專家,私下舉行一個諮詢會,驗證一下政策方面的風險。好在資本主義國家,只要花錢到位,這些專家學者們,總統內褲是什麼顏色都可以透露。再者,藍星公司屬英國註冊的公司,他們應該沒什麼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