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生物計算機(2)
章節報錯
臨睡前,例行修煉,今晚的魂技修煉感覺腦域有些鬆動。
第二天清晨,執行了強身功法後,外出跑步。只要不下雨,早晨的鍛鍊都成為了習慣,活動後一天身體都很舒服。
吃過早餐,馬由去實驗室的路上,又買了一些麵包,準備今天中午連軸幹活,力爭一天把昨天所有的外購的裝置、儀器都安裝好。
一個白天時間,將買來的熒光定量pcr儀、測序儀、基因分析儀、高通量動植物組織研磨機、DNR凝膠成像儀、組織研磨機、DNA 合成儀……,一大排儀器和裝置全部拆除了包裝、安裝到位。
看著這些裝置,心裡還是有些期盼,以後很多跨時代的產品,都將由這個實驗室為基礎,逐漸研製出來。當然,當務之急,還是要完成一直惦記著的生物計算機研製。
真正開始試驗,還需花費12天時間。他還需將所有儀器進行改造、升級以及進行最後調校。不過,有些實驗用的原材料可提前準備好。
現在有公司了,這些瑣事自然可以安排人去完成。他回到住所後,簡單吃了一點東西,便開啟電腦,擬定了一個清單,發郵件給公司後勤部門,讓他們按清單採購。
2天后,所有裝置和儀器都完成了調校、升級或改造。他自行加工的幾臺這個時代買不到的儀器也組裝完成,生物實驗室基本構建完成。原材料也準備好了,剩下就是水磨工夫,慢慢將超過這個時代數百年的生物技術,在現實中具現出來。
其中最基礎的試驗,是合成新型蛋白質,現在他沒有超級計算機輔助,只得按將前世資料中的技術方案,分解成各種手工程式,逐一驗證試驗。這當然要比有超算智慧操控試驗,效率要低很多。
就在他忙著生物實驗期間,德國工廠、華國工廠都陸續傳來成功完成收購的好訊息。馬由也同意了文勇的提名,簽署了人事任命書,提拔了在一年多工作中,表現較佳的3位中層管理崗位的員工,到晶片工廠任職,負責硬體生產管理、上游供應商協調等部門的負責人。他們3人要和德國本土招聘的駐工廠現場管理人員,一起組成晶片生產的管理團隊。
這也是馬由計劃的一套用人模式。總部外派部分成員,其他都在本地招聘,避免出現抱團現象。也可增加當地聘用人員數量,給當地官府貢獻一些就業率。
華國工廠也是如此,除了英國這邊文勇帶去的2位選拔出來的人員,還要讓李陽從年初成立的藍星華國公司籌建團隊中,選拔出幾位不同崗位的負責人,與原廠培訓後,再考核合格的留任幹部,共同組建優盤生產工廠的管理團隊。
廠房落實了,還得提示公司的相關人員,儘快催促晶片生產裝置的供貨,並要書面通知他們,將裝置直接發貨到德國工廠。這些事宜文勇在,就不用他去安排了,可是他現在還沒有回來,只有自己多操心,敦促和提示公司的員工去完成這些事情。
心裡測算了一下,裝置安裝、除錯、試生產儲存晶片,最後全產能生產。最終送到京城電子廠裝配,估計還需3個月,藍星公司首款硬體產品優盤就可以出廠、上市了。
將這些計劃梳理一遍,他計劃等生產走向正軌後,便安排一次畢業旅行。但在這之前,還得將生物計算機研發出來。事情不少,時間很緊張,得合理安排才行。
一邊處理這些事務性工作,一邊繼續埋頭於實驗中。
雖有初級生物計算機所有技術資料,但如之前預估那樣,原材料的製備才是基礎,這個世界不僅沒有合格的晶片材料,連參考的理論基礎都沒有。只能用各種能夠找到的材料不斷測試、不斷組合、比對……,如此數日,一直無法有效突破。
雖有前世百年科研閱歷、耐得住寂寞和枯燥。但總找不到脈絡,難免心裡還是不舒服。現實中,又沒有人工智慧協助,全靠手工操作,不斷重複操作,心力耗費很大,也就難免有一點心理壓力。
一天晚上子夜,正準備開始修煉時,星兒突然發聲了。
“由哥哥,告訴你一個好訊息。”
馬由難得聽見星兒這麼情緒化的語調,便很是好奇。腦海中給了星兒一個訊號,別磨趁,說吧。
“我終於恢復對外通訊功能了。”
“啊,真是及時雨。這一下生物實驗可以加速了。”這一下,找到前些天腦域鬆動那種預感了,原來終於恢復了腦海中晶片的基本功能了。前世最簡單最基礎的功能缺失,讓他這段時間吃了不少苦頭。有了星兒的幫助,生物計算機的研製可以大幅度提速了。
次日,馬由興奮地來到實驗室。先將所有儀器開啟了訊號連線裝置,讓星兒可以透過這些裝置直接控制裝置和儀器的運轉。測試一二無誤後,開啟正式實驗。
現在,星兒那準智慧生命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各種實驗在其超強計算能力和分析、統籌能力操控下。實驗效率數十倍增加。各種原材料不停地進行各種組合、調整、再組合……
7月17日,私人實驗室裡。馬由輕呼一聲:“成功了,晶片材料終於找到最完美合成配比了。”
接下來的實驗就快捷了不少。依照制定的方案,馬由和星兒配合,按實驗成功的資料不斷合成出生物晶片所需數量的材料。
第一塊晶片製作出來,馬由讓星兒對效能進行了測試。
測試結果出來,各種資料基本達到方案設計標準。由此製成的晶片,一平方毫米的面積上就可容納幾億個“電路”,比目前的矽基積體電路袖珍許多。
耗電量方面,由於“分子”是有機的,耗能極低,幾乎可以忽略。其他各種引數比對下來,也都基本達標。這意味著生物電腦可以開始整機組裝了。
兩天後,所有元件全部製作完成,進入組合裝配階段。這個階段,就需要他自己親手開啟精準控制異能,進行裝配操作。他也沒讓星兒閒置,一方面讓她編制適合剛製作出來的這種初級生物計算機最高效率的計算語言,以及各種配套軟體,一方面操控裝置和儀器,繼續製作晶片。他這次準備製作至少3套生物計算機。
第一臺樣機終於完成。
除去電源及外設部分,生物計算機整機核心組裝起來,長僅170mm、寬110mm、厚度6mm。相比普通膝上型電腦,要小巧許多。但比較前世移植到大腦中的生物晶片,則大出數百倍。
馬由提前買來了一臺以結實為特點膝上型電腦。取出中間的主機板、各種控制元件、記憶體等。重新加工了一款適合生物電腦核心尺寸的支架,也根據電腦原本的各種連線介面,製作出與生物晶片及相關元件匹配轉接插口。將掩蓋用的膝上型電腦和生物計算機核心組合到一起。都成了外觀是普通膝上型電腦,實則完全改天換地的核心和效能。
透過整機測試,由於每一個DNA片段就是一個微型計算工具,可以儲存多個資料,擁有並行處理資料的能力,能同時進行億萬億次的計算。它的運算能力,相當於目前全球所有計算機運算量的總和。
尤其是目前最急需的儲存問題,優勢特別明顯。一克DNA儲存資訊量可與一萬億張CD相當,儲存密度是通常使用磁碟儲存器的1000億到10000億倍。平方厘米儲存量是矽基15.5萬倍。
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生物計算機不再像電子計算機那樣,晶片損壞後就無法修復,生物計算機能夠發揮生物調節機能,自動修復受損晶片。因此,可靠性非常高,不易損壞。生物計算機晶片理論上具有一定的永久性。
硬體測試完畢,星兒接管了這臺樣機,將原來的閹割版初級弱人工智慧,複製了一個分身到生物計算裡。星兒自己也同步連線上計算機。開始對宇兒進行智慧升級,就看宇兒的進化能力,看是否能夠升級到強人工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