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股市(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由雖還沒恢復到前世身體機能鼎盛狀態,但膝上型電腦裡的電子元器件、主機板微電路等,在他眼裡纖毫畢現,感知神經下意識控制肌肉,加工精度可以到微米級。
他的精準控制手工能力,相當於9級鉗工頂尖水平,精度甚至超越了大多高精度數控機床。當然手工效率無法和機械加工比擬。加工精度是一方面,重要的是手工組裝一套裝置,完全是航天級別的精度。綜合起來這個動手能力就不是什麼高精度數控中心可以擁有的能力。
若要比較,至少是一套超前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才可能達到他的這個加工及組裝能力。
因此,改造電腦元器件這樣的微型工程,沒有什麼挑戰可言。
回到賓館,他先休息片刻。再到衛生間將雙手洗乾淨。把狀態調整好,無論是簡單還是複雜的操作,都要用最認真的態度來完成。
用浴巾鋪在書桌上,這樣可以防止一些小零件四處散落。他開始動手把電腦大卸八塊,按前世記載的古典電腦知識,改良了主機板、電源等部件,他增加了一組CPU、記憶體等元器件數量,並最佳化了原有的電源部件以及散熱部件。
3個小時,全神貫注的操作,完成了電腦硬體的改造,並組裝還原。還是有點累,體力消耗不大,但心神卻有些疲倦。
喝了杯茶,扭扭有些僵化的脖子。找了個舒適的坐姿,開啟電腦電源,對電腦硬體各項指標進行測試。一番流程後,各種圖示、曲線及資料,呈現在測試軟體中。
總體而言,這款普通電腦改裝後,無論CPU的運算速度、顯示卡的相應效力、整體綜合效能及穩定性,綜合提升了4倍,達到了此時臺式工作站的效能。
但他知道,硬體改造僅是提升電腦效能的一個方面,透過解析、破解這臺電腦自帶的Win3.2視窗系統、硬體驅動系統、甚至CPU中的X86架構和指令集等,發現硬軟體的互動效率極低,存在諸多無效執行的問題。功耗也浪費極大。
這些問題,必須全面“大修”。
其他都好修改,但系統軟體的修改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思考再三,僅僅修修補補,這個巨軟系統,還是無法滿足令他滿意,這是程式語言甚至是程式設計理論天生的缺陷。
於是,他計劃用全新的語言、多進位制的程式設計方式,另外編寫一款自用的系統。一方面是為了效率,更重要的是為了安全。電腦硬體再好,還是執行四面漏風的巨軟系統,在金融市場上摸爬滾打,什麼時候洩密都不知道,那時損失就大了。
不過時間有限,先設計一閹割版、勉強能使用的基礎平臺,以後有時間再逐步完善。
好在他現在使用的功能不多,僅僅是證券交易所需的交易、分析及追蹤等配套軟體。
身體機能提升、腦域擴充套件到16%後,前世記憶已恢復了不少,其中就有程式設計方面的相關知識。他在龐大的記憶中,找到了一款採用多進位制語言架構、華國語為基礎位元組、結合宇宙通用語的語言邏輯(宇宙中文明越發達,語言邏輯性、精準性和可延展性就更高)的古典程式設計教案。
這不是一個小工程,巨軟win3.2的程式碼達到2000多萬條,雖沒有後來的win10系統4000多萬條那麼誇張,但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量。
馬由用前世的程式設計理論,重新編寫系統軟體的核心部分,也需要9萬條程式碼左右。
下定決心後,為防止損壞膝上型電腦的自帶鍵盤。他出賓館,在附近的商店買了一個結實著稱的外接鍵盤。回來路上,也順便買了4籠蟹黃湯包,把晚餐解決。
回到房間,先花幾分鐘適應鍵盤佈局以及機械彈性和觸感後,他加快了錄入速度,只見如幻影般雙手十指,好似在精靈一樣在鍵盤上跳芭蕾,滿屏程式碼也不停翻頁。
先完成了一款邏輯編譯器小工具,在這個工具基礎上,開始按前世軟體規則開始編制電腦系統。
馬由在賓館裡,除了每天早晚例行修煉外,全部撲在電腦上,連每日三餐,都是在賓館附近小賣部買的點心對付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