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友感覺到那絲氣流能夠幫助自己加速修煉,想象著若能夠讓它幫助淬鍊身體,提升身體機能和強度,就最好了。

第二天6點起床,先是活動了一下身體,做了健身操第一個動作。洗漱後出門跑步鍛鍊。

今天跑步明顯沒有昨天那麼吃力,或許是營養跟上了,或許是強身操有一點效果了,總之進步就是好事,這一點馬友還是有耐心,堅持不懈是一位科學家必備的品質,前世百年閱歷,讓這個14歲身體的脫離了幼稚的靈魂。

5分鐘複習了第一個強身操動作,繼續練習第二個動作。還好這幅身體年幼,柔軟沒有定型。雖動作有些吃力,但還是很快進入狀態,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第二個動作吸收的能量更加多一些。

結束了晨練,還是到那條小巷裡,買了早餐。

馬友沒有急著外出遊覽這個世界,書中自有黃金屋,他還是呆在家裡補充現世知識,他需儘快融合到這個世界裡。

除了看課本外,原主爺爺留下了一個書架,大約200多本各種書籍。他先全部預覽了一遍目錄,便開始有選擇地閱讀。這也是一種學習方法,便於自己規劃學習節奏和進度。

日子就這樣單調、枯燥而有節奏繼續,每天早晨起來是環繞月亮湖進行一陣慢跑,並根據身體的狀況逐漸提升慢跑的速度和距離。慢跑後調整氣息開始做強身操,強身操的動作也開始逐漸多了起來。對身體的促進產生良性迴圈,讓他跑步的距離和速度也逐漸提升。

晨練完成後回家吃飯、看報、學習,晚上睡覺前繼續做強身操、修煉腦域開拓的功法“魂技”。

“魂技”的修煉最佳時間在每天子夜時段,夜深人靜的環境更容易放空大腦,這是一種專門開拓腦域的初級功法,修煉時大腦會一陣陣刺痛,修煉30分鐘後一般就會非常疲倦,正好進入深度睡眠。

現在他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加之修煉需要大量的能量,飯量增加到他人的4倍。作為吃貨的他也樂在其中,每天自制的中、晚兩餐,都是美味且豐盛。就餐時間,是他最愛且最放鬆心情的時刻。

川菜是華國特色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現代八大菜系之一、中華料理集大成者。川菜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享譽中外。

川省會蓉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榮譽稱號。

在這樣的地方生活,有著豐富便宜的食材資源,不好好滿足一下口腹之慾簡直浪費了天意。既然重生到這裡,一定要儘量消化這裡的美食。川菜以家常菜為主,高階菜為輔,取材多為日常百味,也不乏山珍海鮮。其特點在於紅味講究麻、辣、鮮、香;白味口味多變,包含甜、滷香、怪味等多種口味。代表菜品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水煮魚、水煮肉片、夫妻肺片、辣子雞丁、麻婆豆腐、回鍋肉等,其他經典菜品有:棒棒雞、泡椒鳳爪、燈影牛肉、廖排骨、口水雞、香辣蝦、尖椒炒牛肉、火鍋、麻辣香水魚、板栗燒雞、辣子雞等。

好在現在華國的農產品價格比較低廉,有爺爺那些遺產,馬友還能勉強維持吃貨大肚的需求。

可是美食雖好,卻非常考驗錢包的厚度。

暑假結束。由於修煉強身操和腦域開拓,加之吃貨習性,營養豐富了,身體機能明顯提高,十多天就長高了3公分,腦域開發達到了11%。因為腦域的開發,原本就聰明的大腦,現在已經算是國家級天才了。

學習方面,初中全年級課程都全部掌握,閱讀了大量的這個時代的時事、歷史書籍和報刊雜誌,以及各種爺爺遺留下來的書籍,還從鄰居那裡借來他們小孩保留的高中課本,全面預習了一遍。

9月1日開學了。

馬友騎著原主爺爺留下的鳳凰28腳踏車,來到距家3公里的五津中學。

學校有近百年的歷史,解放前這裡就是一所學堂,進校門後,原學堂的一面照壁還儲存完好。紅砂石基座、斑駁的白色粉刷牆體、露出整齊精緻的大尺寸灰磚,照壁中間用藍色瓷片貼上成“善”字,這是前朝時期一位李大善人捐助的學堂,所有這裡的照壁和大殿橫樑上都有一個“善”字。

根據身體本能的記憶找到了自己所在的班級,剛進教室門就有一陣喧囂聲傳來,現在沒有上課,同學們都在開心地嬉鬧著。

馬友很不適應這種喧鬧氛圍,沒和同學們打招呼,同學們也知道這個孤兒高冷性格,沒過來招呼他。

來到講臺上班主任李老師跟前,沉默著繳納了這個學期的費用共計50元錢。這時尚未所謂的教育產業化,學費全免,僅收取書本費、午餐費、校服費等雜費。大概是一個家庭半個月的工資,也沒有什麼補課費、課外學習費等雜費,經濟負擔不重。

環視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學校,馬友內心還是一陣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