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種遲緩的反應,被大媽看在眼裡,心裡感嘆這個苦命的孩子更內向了。

“嗯,再見!”馬友表情有些僵硬、機械地回答了一句。

他的這種神態,反而是原主這些年來的自然表現,也天然掩蓋了他那百年靈魂的尷尬。

暫時拋卻初來乍到的忐忑,按原主記憶向附近公園慢慢跑去,先舒緩一下身體機能,邊跑還邊暗自給自己加油。

來到距家僅400米的月亮湖公園,沿著湖畔小路慢跑起來,跑步中執行起前世一種特殊的吐納呼吸功法,不斷調整全身的機能,這是前世一種很基礎的健身功法。

不出所料,慢跑約5000米,他就就開始氣喘吁吁了,這幅身體實在太羸弱了。

來到一片人煙稀少的草坪上面朝東方站定、稍微平復了一下氣息,從記憶中找到了前世小學階段通用的強身操,將身體扭曲成一個奇特的角度,同時按配套的吐納功法有節奏的呼吸,堅持到五分鐘時,就感到一絲絲能量進入身體。

繼續堅持這個動作5分鐘,完成強身操的第一個動作,肌肉痠痛後,一陣電流般的愉悅感出現在全身,強身操效果顯現出來,只要圓滿完成全套12個動作,體能會可達到甚至超過現世的運動健將。

但今天是第一次恢復性鍛鍊,欲速則不達,先到這裡吧。

往家迴轉,繞了一點路,來到飲食街。清晨冷清的小巷,這個時候開始熱鬧起來,七、八家小吃店開門迎客。蓬鬆的油條、雪白的包子、香糯的餈粑、焦脆的燒餅、金黃的“三大炮”……。馬友聞香而動,歷史記載中的小吃都真實出現在自己面前,胃口大開。

馬友前世除工作外沒什麼愛好,唯對美食十分熱愛,經常自己做一些菜餚改善生活。那時人類大多是吸食營養液、營養劑。傳統蔬菜、肉食菜餚極少,原始的人工烹調美食,是人們遙遠的記憶和奢侈享受。

嘿嘿,吃貨的世界我來了。

馬友買好早餐慢跑回家。洗漱後坐到了餐桌前,翻閱起路邊小攤上買的《華西都市報》、《環球時報》、《參考訊息》等幾份報刊,同時吃起了油條、餈粑及豆漿。

突然想起川省人每個家庭必備的泡菜,起身來到廚房陽臺,找到了3個泡菜罈子,用清潔乾爽的專用長筷,撈起泡了幾天的紅皮白心蘿蔔、蓮花白梗、胡蘿蔔等蔬菜。

從廚房裡翻出木案板,用滾燙的開水沖刷了一下消毒。把蘿蔔等切成丁狀,撒上一點白糖、花椒麵,再滴上幾滴麻油、一勺紅油。

紅白香辣,色香味美的佐餐小吃,就這樣新鮮出爐了。這是川人最常見的早餐搭配,開胃好吃。

15分鐘後,透過幾份不同型別報紙上的各種訊息,馬友更清晰瞭解到現世一些實時資訊。這是一個網路剛起步的時代,電腦還沒有大量普及,手機也是模擬訊號,號碼只有9位數,功能僅有來電顯示、通訊錄等簡單至極的設定。

人們獲取資訊主要來源還是紙質書籍、報刊雜誌,電臺、電視等媒體。

吃完平常兩倍的早餐後,到廚房刷洗了餐具。馬友回到臥室整理好所有的書本、抱到另外一個稍大的房間改成的客廳裡,開啟19寸映象管電視機,開始一邊聽電視、一邊複習所有手中的課本。

原主是一位乖乖學生,書本保留得比較完整。雖不能開啟生物晶片,但200多年的閱歷和一些記憶還在,基礎知識尚存。

馬友前世又很喜愛研究古典科技歷史,基礎知識比較穩固,現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學的知識,對他而言簡直之極。他只需要花點時間看一遍,溫習一下就能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