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2/2頁)
章節報錯
難道陰存仁就是那個惡勢力嗎?
一直隱藏得很深的暗黑之花嗎?
先傷己,後傷人,這是七傷拳修煉的不二法門。
原本陰存仁也是翩翩公子,雖說不上貌比潘安,但儀表堂堂卻不為過。
自從修煉了傷陰功後,相貌越來越醜陋,已經是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難道這樣大的變化,申無害視而不見嗎?
他就這樣愚蠢,把目光放在外部惡勢力的侵入,而沒有猜想到惡勢力就在自己的身邊,還是自己重點培養,十分器重的,武功僅次於自己的崆峒派大弟子嗎?
不得而知。
現在陰存仁終於喜不自勝地離開崆峒山了,離開了申無害的控制。
外人有所不知,知道真相的只有一人,申無害。
什麼暗黑之花組織,就是申無害自導自演的一場戲。
申無害在崆峒派所興建的二座戒心堂分別命名為地字號、地字號。
地字號戒心堂專用於感化本派弟子,地字號戒心堂專用於感化江湖兇徒。
二座戒心堂對外冠冕堂皇,其實質,就是二座人間地獄。
七傷拳的修煉,必須有犧牲品,而這二座戒心堂,就是關押犧牲品的所在。
關押其中的犧牲品,地字號的為本派弟子,地字號的為刻意捉拿而來的江湖人士。
關押在地字號戒心堂中的本派弟子,是申無害以各種整頓門規為藉口的犯錯弟子,美其名曰進行懲戒,其實質是吸取他們的功力,助申無害提高自身的功力。他們中的部分弟子還有重見天日的機會。
而關押在地字號中的人員,便永無出頭之日了。申無害為了掩蓋自己吸取它人功力的惡行,地字號中的人員,就算是送了命,也只能是焚屍滅跡後,就地掩埋。這些人,起先是崆峒山附近的人員。可是隨著申無害功力的提高,對這些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了,申無害需要榨取越來越多的,身負武功人員的自身功力,來滿足他修煉七傷拳的需求。
起先,申無害只是向本派的弟子下手,可是申無害這樣的舉動,可以用李賢所寫下的《摘瓜歌》進行描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申無害暗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本派弟子下手,直接導致了崆峒派的人才凋零。
申無害便心生一計,以暗黑之花組織在崆峒山周圍的出現,崆峒派無法應付,以向八大門派的其它七大派發出求援為名,誘騙七大門派入彀。
申無害此舉,不僅令七大門派損失慘重,更是攫取了武林盟主之位,可謂一箭雙鵰。
至於什麼申無害,為了江湖正義向江湖中的惡勢力發出挑戰,並重傷失去手臂,更是無稽之談。
七傷拳的精髓,就是先傷已,後傷人,申無害的失去手臂,完全就是他的自殘行為,也只有失去了手臂,才能真正發揮出七傷拳中麒麟臂的威力。
七傷拳殘本的缺失,一直是申無害的心病,好在七傷拳殘本中有所描述,如何能夠獲得滅心術的方略,這就是找尋到無名氏少年,只有透過無名氏,才能順藤摸瓜,最終得到滅心術。
此七傷拳殘本中的不完整描述,與申無害惡夢中的黑袍客所言暗合。
吳銘軾與無名氏,難道真的就是巧合嗎?也許是天道輪迴的註定。
陰存仁奉師父申無害之令,刻意接近吳銘軾,並取得了他的信任。
吳銘軾與閻王的成名、成魔一戰,吳銘軾勝出,同時也向世人揭示了,吳銘軾的母親陰月影擁有滅心之術。
申無害事先所有的佈局與功夫總算沒有白費。
如今,吳銘軾開創魔道基地非常缺少人手,他並不知曉申無害派遣陰存仁來到自己的身邊是一個天大的陰謀佈局。他只根據陰存仁在自己身邊的表現,認為陰存仁是自己的至交好友。
如今,吳銘軾親自登門求見申無害,一方面是為孟婆傳遞書信,另一方面,希望遊說申無害,給自己提供幫助。
吳銘軾的到來,令申無害欣喜不已,皇天不負有心人,真的是天隨人願,吳銘軾居然自己主動送上門來了。
申無害在大廳親自接見了吳銘軾。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第六十四章 突然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