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字號戒心堂專用於感化本派弟子,地字號戒心堂專用於感化江湖兇徒。

為了淨心感化,申無害將戒心堂周邊二里的區域內設定為本門的禁地,除了他自己誰也不得入內。

又過了約一年,申無害再次下山擒拿兇徒,這次他算是遇到了強勁對手,雖然擒得元兇大勝而回,然而他自己也身負重傷,失去一條左臂。

江湖中人感其大義,紛紛欲上崆峒山前來問候,然而申無害為人低調,十分謙虛,對前來探望之人一一婉言謝絕,對江湖所作巨大貢獻也自謙為為民除害,匹夫有責。

此舉後,崆峒派儼然成了江湖正義的旗幟,申無害成了懲惡的化身。

江湖惡人不甘心被崆峒派壓制,一番暗中商議後,糾集了八大惡人,乘申無害重傷未愈之時,偷偷打上崆峒山門。

向江湖救援,已是遠水不解近渴,申無害重傷之下毫不畏懼,奮起神勇一人單臂獨鬥八大惡人,居然只花了半個時辰,就將這八大惡人全數擒獲。

此戰徹底打擊了惡人的兇焰,崆峒派的申無害在江湖上名聲大噪,江湖上的惡人一時絕跡,至少崆峒山方圓百里內,一片太平。

崆峒派在江湖地位一時間不可動搖。

為了保持崆峒派在江湖中的正派形象,申無害作手對本門派進行整頓,容不得門派內弟子的一點點錯誤,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說句小題大做也不為過。

一有錯誤必讓弟子去戒心堂思過,而去過戒心堂的弟子必噤若寒蟬,今生今世再也不想進戒心堂一步。

也有本派弟子受不得苦,提出脫離崆峒派,申無害也很大肚,一概批准,他的宗旨就是隻要最優秀的崆峒弟子,寧缺毋濫。

雖然崆峒派門風整頓後,十分正氣,然而重責之下崆峒弟子略顯凋零,眾弟子也變得寡言少語,人人自危,連相互之間的交流都少了許多,生怕說錯了話,也會招致責罰。

崆峒派雖然正氣浩然,卻也顯得死氣沉沉,且似乎略顯得陰氣重重。

有道是物極必反,崆峒派人才凋零後,終於出怪事了。

崆峒山周圍怪事連連。

無端地冒出了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恐怖組織,暗黑之花。其作案手法就是,每每在案發後,留下一朵暗黑之花做為標記。

起先是崆峒山周圍。常有人失蹤,後又有良家婦女不時地橫遭侮辱,而且這樣現象越演越烈。

申無害起先派本派弟子下山進行調查,然而毫無線索,甚至他親自下山,也同樣毫無頭緒。

久而久之,附近的山民都不敢在附近居住,紛紛逃離,一時之間謠言四起,說這崆峒山陰氣太重,有陰鬼常常出沒。

申無害當然不信這些謠言,發誓一定徹查到底,還附近山民一個公道。

可是,無任申無害怎樣努力,這種局面不僅沒有得到改變,甚至越演越烈,且到了越發不可收拾。

終於惡勢力認為形勢對有利於自己,公開向崆峒派發出挑戰了。

惡勢力並沒有打上崆峒山,還是以不停的騷擾為主要手段。

但這種騷擾終於以下戰書的形式向崆峒派明確發出挑戰。

惡勢力每每作案,必留下一朵黑色的暗黑之花,表明是自己做的案,嘲笑著崆峒山,你能奈我何?

起先,申無害派本派武功高強的弟子下山追查元兇,但這些弟子常常是有去無回,就此失蹤。

申無害想再派本派弟子下山,到了無人敢去的地步。

申無害只能親自下山調查,然而總是一無所獲,黑勢力似乎還是有所忌憚他武功高強的能力,並不與他正面接觸。

如此狀況,搞得申無害十分頭疼。

萬般無奈之下,申無害只能低下高傲的頭顱。

崆峒派為江湖八大門派之一,平日裡八大門派以正派自居、自律,同氣連枝。

如今申無害頭疼於暗黑之花組織在崆峒山附近作亂,他向江湖其它七大門派求助,希望他們多派些有能力的弟子協助追查惡勢力,畢竟本派弟子已經少之又少,外出調查的武功較高的弟子損失過半,無人敢再出山門了。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第六十二章 損兵折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