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天機洩漏

吳銘軾聽到了陌生的黑色身影的耳語,臉色變了又變,就在他聽得出神的一瞬間,那個黑影出手了。

難道是偷襲?這真的從一開始就是陰謀嗎?

吳銘軾能將自己的耳朵與這不明來歷的陌生身影貼得這樣近,就絕對不會不作出防備。

但是,吳銘軾距離這個黑色身影實在是太近太近了,要作出防衛,必須第一時間與敵人拉開距離,好給自己留出那怕是一瞬間,不!半瞬間的反應時間也是好的。

吳銘軾運用清舞弄影神技,飛速地向後退去,同時一招夜戰四方的招式,全力地防護好自己的各處要害。

此時不要妄談什麼進攻,或者什麼以攻代守。

能這樣進行設局的,多是死士,他不求生還,只求玉石俱焚,便是勝利。

妄談什麼以攻代守,電視連續劇看多了。

吳銘軾剛一退卻下來,他就後悔死了,悔得自己的腸子都青了。

因為這個黑色身影並沒有向吳銘軾發出任何的進攻,他只是將屠刀對向了自己,他自裁了。

一條活生生的性命,就這樣為了吳銘軾犧牲了。

吳銘軾非常的惋惜,由於他的小心,沒有充分信任對方,導致他慘死當場了。

如果自己不那樣小心,而信任對方,也許對方便不會送命。

可是另一個問題出現了,因為對方非死不可。

吳銘軾跪了,向這名陌生的黑色身影,連姓名都沒有留下的身影拜了再拜,同時虎目中流下了真誠的淚水。

為何是這樣的一幕發生呢?

孟婆猜到了;花千尋猜到了;吳銘軾也猜到了,小安子自然也是猜到了。所不同的是,孟婆、花千尋與吳銘軾猜到了開頭,而只有小安子不僅猜到了開頭,還猜到了結局,不然他也不會讓大家全去安睡,還放出一句吳銘軾最不想聽到的魔咒“天機不可洩漏”

果然是天機不可洩漏,這名不知名的死士,準確地說應該是冥界的死士,用自己的生命保有了天機不可洩漏。

如今世上只有二位知道吳銘軾的身世,一是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的判官鍾馗,一位就是吳銘軾自己,而第三位知道這個秘密的,現在已經橫屍當場了。

吳銘軾很後悔,更是非常無奈。

吳銘軾後悔的是,一條生命因為自己而枉死當場,無奈是,即便自己能救下對方,他還是必須死,不然就不能保有天機不可洩漏,難道要救下對手後,再眼睜睜地看著對方當著自己的面自盡嗎?所以他很無奈。

到底是什麼樣的天機不可洩漏,還非要搭上一條性命呢?

一切還要從吳銘軾向判官下跪開始說起。

強者向弱者下跪,必有原因,因為強者知道,一味地用強並不能達到目的時,就需要用智,而吳銘軾就是那位智勇雙全之人。所以他向判官下跪了。

吳銘軾知道判官鍾馗的為人——剛正不阿、鐵面無私,他是冥界唯一的行事作風正派的至關重要的人物,沒有唯二。

論武功,吳銘軾當然能輕鬆制服判官,可是以判官這種鐵面無私的作風,打敗他不是目的,檢視生死薄才是吳銘軾的目的。只要判官不同意,就算閻王也不能檢視生死薄,因為只有判官鍾馗才知道開啟生死薄的咒語。

既然不能力勝,吳銘軾就只能用智取,他在表明自己沒有對生死薄有任何不良企圖之後,向判官表明了態度,只想知道自己的身世,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當然此舉,吳銘軾有賭的成分,他也不是毫無依據的下賭注,因為判官有權隨時檢視生死薄,吳銘軾寄希望於自己向判官一跪之下,判官能感動自己的不恃強凌弱的高尚品德,為自己開一次小小的後門。

吳銘軾一跪之後,義無反顧地走了。

難題留給了鐵面無私的判官鍾馗。

如果真的因為吳銘軾的一跪,鍾馗就開個後門,何談鐵面無私,只要眾人效仿一下,判官就開後門,也太兒戲了吧。

因此,吳銘軾在賭,所以他離開冥界後,越來越煩躁不安,他怕賭錯,他再也無法得知自己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