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慎將福國公一行帶到茶室,趙榛看到俞慎這間茶室裝修的頗為幽靜風雅,道:

“道長這裡幽靜,可見道長也是風雅之人。”

俞慎給他們看茶,道:

“貧道喜靜,叫各位見笑了。”

趙榛抿了口茶,道:

“今日見道長教授學業,真是才華橫溢,聽說這些也是道長所創?”

說完,旁邊一個文人模樣的遞過幾張紙,上面工工整整的記錄著俞慎所教授的拼音、標點符號以及阿拉伯數字。

俞慎見著趙榛準備齊全,道:

“非貧道所創,皆是拾人牙慧罷了,這些拼音以及數字來自海外,貧道見著容易學習便帶回來,正好教給孩子們。”

趙榛拱手道:

“先生大德,這些皆是做學問的上佳學識,毫無保留的教授學子,佩服。”

俞慎連忙道:

“福國公客氣了,皆是小道,如若能為大宋文教添上一把力,貧道也不算白忙活。”

說話間,俞慎和趙榛酒開啟話匣子,一時間交談甚歡。

中午時間,俞慎親自下廚為趙榛做了一餐飯菜,在來自後世的豐富調味料加持下,俞慎的普通手藝也讓趙榛吃的讚不絕口。

下午,送走趙榛後,趙榛在馬車上詢問身邊人道:

“你們覺得這位俞道長如何?”

那位文人沉吟片刻後開口道:

“不熟經文,但見識廣闊。”

趙榛笑道:

“確實,他的許多言語非常新穎,我倒是非常好奇,回頭可以多來走走。”

俞慎送走趙榛後,笑道:

“第一步走出去了,不枉我花心思,趙榛,雖然不知道後來在北方抗金的人是否是你,但是也比被嚇萎的那位好,原本還想著能引來些官員就不錯了,沒想到來了個皇子。”

說完,俞慎取出自己的筆記本記錄思路,【水滸大世界】的主線任務想要完成,這些事都需要好好盤算一下。

接下來,俞慎繼續每日教書,但是在這段時間內,俞慎又靠著從後世帶來的資料,指導木匠弄出了近代水車以及簡易脫穀機,讓他們名聲再次擴大。

這段時間,趙榛每隔幾日就要來於俞慎座談,年紀比較小的他對俞慎所說的海外風土非常感興趣,也在不斷的座談之間,逐漸被俞慎把思路帶的往現代走。

這日黃昏,已是中秋之後,俞慎送走學子後正在為小凌霜準備食物,趙榛忽然來訪,看到俞慎正在做飯,道:

“道長,你為什麼不請個廚娘,每日自己做飯也是麻煩。”

俞慎招呼趙榛自己泡茶,道:

“下廚有時也是一種樂趣,你們這些大人物體會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