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員也贊同點頭,“孔副團長說的有道理,肯定不能光給林意一個人功勞,那太不公平了,那您的意思是還繼續給他們集體功勞?”

孔副團長也在思量,“只給林意一個集體功勞有點不妥,林意不管是在應急處突方面還是提升哨所戰鬥生活質量方面,都做的相當優秀。我反而更偏向於給林意一個集體功和個人功,做得好就是好,給他兩個功勞也受得起。”

值班員聽到這話,倒吸了口涼氣,給兩個功勞,這也太牛了吧,這才半個月,孔副團長對他就有如此的態度,真不知道林意從山上下去後,還能再獲得多少功勞。

此時的林意,不知道團指揮部在討論自己,現在他正半蹲在一塊岩石後,拿著夜視儀緊盯著犛牛群的動向。

現在已經起風了,即使林意帶了棉手套,寒風依舊能吹透手指,也還好有岩石能擋著自己的面前,不至於讓身體也一直被風吹。

但就算有岩石遮擋,只不過半個小時,林意的手就被凍的基本沒知覺了。

晚上實在是比白天冷太多。

林意活動了下手,發現不管用,只能把手從棉手套裡掏出來搓著取暖。

可搓了一會,依舊緩不過來,隨後一橫心,林意顫抖的把棉衣拉開,手往衣服裡面伸。

棉衣裡面有電熱衣,很溫暖,手能很快緩解過來,但壞處是,身體的溫度會迅速下降,身體溫度下降帶來的壞處會更大。

所以林意只是緩了十分鐘,感覺手部恢復知覺,就立刻拿出,重新戴上手套。這樣手的溫度,在一個小時內,基本不會出現太大問題。

突然林意想到,自己能不能搞個電熱手套啊,就算手指部位靈活多變,不利於電熱絲的佈置,那我們可以把手背部位增加幾根電熱絲啊,能發點熱算點熱,怎麼著也不至於讓手凍的沒有一點直覺啊。

但就是充電寶的位置不好選。

電熱衣的充電寶位置在內襯,在腰部口袋附近,那裡好放東西,可手套的充電寶放哪?難不成牽兩根線從袖口進去?

這樣也不太方便吧。

人的胳膊會彎曲,手腕會彎曲,一時半會不會出太大問題,但時間長了,勢必會掛到電線,這是絕不可避免的。

至於把充電寶放在袖子裡,以縮短電線,也不是很現實,要想保持手的靈活程度,手臂最好是不能放東西的。

而且如果這樣乾的話,充電寶的數量就太多了,兩個手腕每個手腕一個,懷裡電熱衣裡還有一個,一次性帶三個充電寶,這也太麻煩了吧。

反而不利於平常巡邏執勤了。

想了半天,林意也想不出太好的方法,索性就不去想了,繼續盯著犛牛群的移動。

兩個小時後,下士過來換林意,經過兩個小時的盯梢,林意可以百分百確定,不會出意外了,所以心態也放鬆很多。

對著下士說道:“如果實在冷的不行,就鑽進帳篷暖和幾分鐘。”

下士在哨所裡幹了好幾年了,對這種天氣有自己的應對方法,冷了就運動,原地高抬腿都行,很快身子就會暖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