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知道陳物遠想的是什麼,無非就是寫一篇論文,到時候交上去,引起上面的注意。

功勞不功勞的,陳物遠倒是不在意,只是能避免一些彎路,少造成一些人間慘事,就滿足了。

蘇何講解了他所畫的機械,幾乎是每一個引數,都給講解到了。

技術員們也得到了一個結論,報告給廠領導,卻讓廠領導們臉色不是很好。

陳物遠問道:“怎麼樣?可以嗎?”

雖然蘇何這麼說,陳物遠也猜到第三機械廠大機率是無法完成紡織機的生產。

但萬一呢?

蘇何畢竟只是看過幾本書而已,對於機械本身,他並未有很多的接觸。

雖說之前蘇何就是接觸一下,就已經將那機械的問題給說了出來。

但到底蘇何沒有親自接觸那些機械,沒有日日和機械相處。

或許有一些沒有摸清楚的,萬一人家就真的能生產呢?

但可惜,陳物遠得到的答桉是否定的。

機械廠的廠子道:“我們倒是能生產,就是可能會有些麻煩。小蘇先生的這個圖紙要求的精度有些高。我們……”

他露出了一些愁容,雖然他也可以先答應下來,然後在生產中弄一些假,直接交貨就是了。

這時候的供需關係,交了貨,他們就不會再負責了。

但之前蘇何的表現,讓他們都知道。他們的敷衍應該是沒有用的。

到時候被蘇何說出,或者是利用陳物遠的權利,要他們一定要辦到。

他們就算是想要調離,恐怕都麻煩了。

所以還不如一開始就說明問題,不要接下這個差事。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他們的想法就是這樣。

至於第三機械廠的發展,他們的想法就沒有那麼長遠了。

積累功績的事情,以後還能做。

前提是不要出問題。

陳物遠得了訊息,點點頭,帶著蘇何離開。

蘇何離開之前,把圖紙給收了回來。

雖然不擔心他們把圖紙拿出去賣了,或者是拿到國際上去申請專利。

此時的國內還沒有專利法,也沒有這方面的機構。

但國際上是有的。

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萬一這些人裡有人和國際社會有關係,拿去申請了專利。

因此而盈利就不說了。

蘇何也怕自己未來要使用,反而需要支付專利費,那就搞笑了。

至於這些人裡有沒有過目不忘的,將圖紙還原出來,再拿出去。

不說有沒有這樣的人,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