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炮轟成都(第2/2頁)
章節報錯
孫傳庭對王匯川說道:“你還知道什麼?”
“其他的下官真的不知道了。”
孫傳庭只是在綿州留了500人手,暫且作為一個根據地,估摸著,他也不需要根據地。
他沒有在綿州多停留,而是飛快朝成都趕去。
聽王匯川說完目前的情況,孫傳庭覺得局勢已經到了非常嚴峻的地步了。
一旦站蜀王的人真的達到一定的地步後,將會形成一股龐大的勢力。
正月二十三日,距離蜀王謀反的訊息傳到北京,已經過去半個月了。
這半個月,北京的朝堂上,簡直是炸開了鍋。
對於蜀王造反,北京的官員也分出好幾種不同的看法。
一、強硬派,主張立刻調動大軍入蜀,強力鎮壓一切叛亂,將蜀王以及相關反賊捉拿進京,處以極刑。
強硬派多是新政派,他們知道蜀王因何而返。
新政派在執行新政的時候,得罪了不少人,到目前為止,兩京十三省還有諸多省份的新政是沒有得到落地的。
甚至許多地方的主要官員,都還是天啟年間的官員,天高皇帝遠,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即便是鐵路時代和電話時代,貪汙也依然成風。
直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世界被拉平了,暴露貪汙的渠道更多,而且需要貪官的私人財物賬目的數額也在那幾年數字化,資訊化高度的發達,大大降低了查出貪腐的成本。
但現在?
現在連水泥路都沒有鋪設,各地設定著關卡,人員不流通,靠一些驛站傳遞回來的資訊,有多少是真的呢?
不僅僅是新政派,連張晨自己都感覺自己坐在紫禁城裡,是被巨大的黑暗森林包裹著的,沒有安全感。
這就是新政派態度強硬的原因。
如果不能強力推行新政,拿出好看的政績,新政派就會被人攻擊倒算。
二、保守派。
保守派認為,這可能是訛傳,蜀王不一定會造反,如果蜀王沒有造反,朝廷大動干戈,則會成為天下笑柄。
當然,蜀王也可能的確造反了,但是朝廷應該派人過去與蜀王和談,蜀王必然是有怨言,所以才造反,朝廷如果能在可控範圍內答應蜀王的要求,最好以和為貴,畢竟遼東和漠南現在正值多事之秋。
你也不能說保守派說的沒道理,至少從局面制衡邏輯來看,大明朝肯定沒有實力雙線作戰的,一旦這個時候北方戰火大肆燃燒,西南又造反,局面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而且,西南在天啟年間就經歷了安奢之亂,四川不少州縣都受到波及,民生凋敝。
三、妥協派。
妥協派和保守派還不一樣,保守派是權衡利弊,例如韓爌這種就是保守派的大佬,他們還是在認真地去從國家層面分析問題的。
但是妥協派就是隻顧個人利益了,他們認為朝廷應該收攏新政推行。
按照大明朝的祖制,親王是沒有能力造反的,現在蜀王能造反,說明四川有不少人擁戴蜀王。
為什麼擁戴蜀王?
他們進一步闡明瞭原因,那就是新政不得人心,人人反對新政,只要廢除新政,蜀王的造反立刻土崩瓦解。
這三派,在崇禎六年的正月的朝堂上,爭得面紅耳赤,誰也不讓著誰。
可讓人奇怪的是,皇帝坐在乾清宮內,半個多月沒有對此事發表任何言論。
其實也不是不表態,主要是早就已經表態了,軍隊都拉過去了。
而且軍隊都到成都城門口了,還要怎麼表態呢?
正月二十五日,朝堂依然熱火朝天。
而神武衛的火炮已經擺在了成都城樓下。
訊息傳到蜀王府,當時蜀王還在和幾個美女玩誰脫衣服快的遊戲,沒辦法,古代娛樂設施貧瘠,玩這種遊戲是有錢人的日常。
蜀王剛吃完藥,準備發力,結果外面傳來了聲音:“大王!不好了大王!朝廷的軍隊來了!現在就在城外!”@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