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看來刀子下的還不夠陡啊!(第3/3頁)
章節報錯
如同清泉,如同美酒。
那個女子,不對,那應該還只是一個小女孩,差不多十一二歲的樣子,看起來乾乾淨淨,水靈且惹人心疼。
下面有人說道:“這董小宛不愧是金陵城中音律第一人啊!”
張晨沒想到這出場的小女孩居然是董小宛。
這經紀人……哦不對,這老鴇,手中居然同時有柳如是和董小宛兩張王牌。
下面的人一邊飲著酒,一邊開始吟詩,一邊開始感慨。
氣氛變得輕柔、婉約起來。
不知是室內的香味,還是本身這座樓就有香味,張晨聞到一些令人酥麻的香氣。
人常年在這裡待著,會軟了骨頭的。
難怪韃清的鐵騎到金陵城外的時候,這裡的王公貴族們開城投降。
“賞!城南李家的李公子,賞銀百兩!”一道聲音響起來。
卻見一個夥計在下面,接過了一個錢袋子,然後舉起錢袋子,大聲喊著。
座位旁是一個衣著華麗的貴公子,看起來是很有錢的樣子。
“柳家的柳三公子,賞銀五百兩!”
人群一陣議論。
五百兩是什麼概念了?
現在正在北京鋪設水泥路的工人,一個月一兩銀子。
他們要不吃不喝,工作五百個月,近42年,才能積攢到這位柳三公子隨手賞的。
什麼?
為什麼崇禎不給工人們多點工資?
這特麼是根據供需平衡定的,遼東軍現在的俸祿是1.7兩每個月。
經濟規律可不是皇帝一句話就能變的。
在產業沒有發展起來之前,工人的俸祿每個月一兩,已經很高了。
農民一年下來,才攢個一兩銀子就謝天謝地了。
這就是大明朝的現有國情!
南京城這煙花之地,果然是揮金如土的地方。
有很多人提到明末,在仇恨東南,仇恨這些有錢人為什麼不拿錢出來給北邊打仗。
還為歷史上的朱由檢打抱不平,都怪東南那些人,他們害的大明朝滅亡。
其實這種仇恨是無能狂怒。
朝廷是幹什麼的?
朝廷在貧富差距巨大的時候,就應該站出來,透過強硬的手段,來整頓局面。
因為只有朝廷有這個義務,且有這個能力。
但明末的朝廷沒這麼幹,朱由檢本人沒有這麼幹,連這樣想都沒有想過。
個人可能背叛階級,但階級永遠不會背叛階級,不要指望這些有錢人能集體主動拿錢出來救國。
有這種指望,就代表皇帝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