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皇帝南下是去哪裡來著?

哦,河南,開封府。

上一次開封府幾十個官員人頭搬家,周王老老實實到了北京。

這些都是歷歷在目的。

不僅僅商人們也老實了,剛到南京不久,還處於興奮狀態的親王們得知皇帝陛下來了,一個個立刻連說話的聲音都變小了許多,彷彿深怕打擾到別人。

甚至還有人把平日的大魚大肉換成了素菜白湯,而且皇帝一來,大家都變得溫文爾雅且有禮貌。

崇禎睡了一個好覺。

第二天一大早就起來了。

這兩天,他就待在南京的紫禁城內,哪裡也不去,誰也不再見了。

彷彿就沒有來南京一樣,意思也很明顯,大家該幹嘛幹嘛,就當朕不存在。

倒是這兩天南京非常熱鬧。

因為南京大學的考試日期近在眼前。

雖說許多傳統讀書人看不上,可週圍一些縣城的不少人都還是來參考了的。

甚至一些怎麼也考不上舉人的秀才,都趁機跑了過來。

一時間,南京城內極其熱鬧起來。

轉眼已經九月十五日,南京大學考試的日子到了。

考試的主要形式分兩種。

一種的筆試,也就是單純寫考試試卷。

一種是問答式的考試,主考官一個個問,一個個答。

之所以這樣分開,是因為有相當一部分對農業、手工業有經驗和知識儲備的人,是沒有讀過書的,甚至大部分連字都不認識。

但這部分人,又確實有寶貴的知識儲備。

人類的知識體系,其本質還是經驗積累,一代代積累。

知識本身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這也是新學辦學的宗旨之一。

至於筆試的考場,為了體現對考試的重視,是直接安排在江南貢院裡考的。

這一日秦淮河畔最熱鬧的一段被封鎖起來,不少人都好奇地看著江南貢院。

這場面與科考極為相似。

直到現在,人們才忽然意識到,大明朝似乎真的在改變了。

連科考都在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