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不拘一格(第1/3頁)
章節報錯
南方這些商人,一個個精明得很。
朝廷要推行銀票新政,他們有人自然是能立刻想到這件事的本質上。
崇禎問道:“都是哪些人在擔憂?”
陳奇瑜說道:“主要是南直隸的諸多商人都在擔憂。”
陳奇瑜給的答案很模糊,他不想點名道姓,擔心皇帝的刀又飛過去了。
實際上,崇禎並沒打算在南直隸再次大開殺戒了。
畢竟去年已經殺過一批。
就算是朱元璋,也不可能這麼殺。
再殺下去,民間必然會大亂。
明年皇太極就要大規模對北線用兵,他還想著能在南直隸收攬一波人心,為邊境供給更多的糧食。
“這件事你有什麼辦法嗎?”
“辦法倒是有,乾元堂的商品在南京城大受歡迎,從官員、商人到平民百姓,都很喜歡,若是規定乾元堂的交易必須用銀票,事情會好辦許多。”
乾元堂是朝廷編制下的,屬於中央的國營商社。
陳奇瑜雖然是應天府知府,副部級高官,但是他無權干涉乾元堂。
所以,這事還必須得請示皇帝。
“準,就這麼辦。”
乾元堂以它強大的產能,在南京城玩薄利多銷。
香皂、香水、衛生紙這些生活用品,賣得都很親民。
再加上南方潮溼,又熱,南方人洗澡頻率更高,而且應天府經濟發達,人們對生活品質追求更高。
乾元堂的這些商品,已經不是生活用品了,而是生活必需品。
以前沒有用的時候,倒還好說,沒覺得有啥。
後來使用過後,還就離不開了。
就像21世紀的人,在使用智慧手機之前,日子一樣過,等到智慧手機出來之後,就離不開了一樣。
從生活必需品下手,去推廣銀票,是最合適不過的。
如果一道政令強行大家平時全部使用銀票,則會出現以下的情況:
南京銀票數額不夠,銀票的印刷廠在北京,從北京排程過來需要時間。
一旦銀票數量不夠,政令又發出去了,怎麼向民間交代呢?
很難把控銀票的供需關係,印多了過來沒地方放,印少了又不夠。
再說了,銀子兌換銀票這個過程本身很複雜,需要人在現場拿著秤一個個稱。
所以強令使用銀票不可取,只能用軟硬兼施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