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南京城來的大人物?(第1/2頁)
章節報錯
到徐州的時候,已經是傍晚。
現在正是水稻成熟的季節。
徐州地界的水稻,跟著秋風,如同起伏的金色海面。
崇禎突然說道:“曹化淳。”
“奴婢在。”
“你有沒有發現,這一帶的水稻,比咱們之前路過的其他地方的長得要好很多?”
曹化淳說道:“回皇爺的話,奴婢也發現了,這一帶的水稻,確實要更加飽滿,而且數量也更多。”
看到這一幕,崇禎心裡感到無比踏實。
在古代,看到這種場面,著實讓人心情大好。
為了不擾民,崇禎帶著幾十個人,騎著馬,跑到前面村頭去,打算問問這裡的村民,這水稻咋種得這麼好。
有沒有什麼經驗,可以拿出來分享分享。
若是真的有可以推廣的方法,那就真是太好了。
很快,就到了前面的村口。
崇禎看見一些農民,正推著板車,板車上堆著一個個竹筐,裡面裝滿了稻穀。
村民們正忙著。
不遠處,小孩子們在村口玩耍,是不是還竄出幾條狗,跟著那些孩子奔跑。
一副其樂融融的場景,倒是讓崇禎心頭有幾分欣慰。
看到也不是所有的農村,都很悲慘。
至少這裡,大家的日子過的還是很太平的。
在古代,能有這樣的生活,就已經很好了。
崇禎在路上隨便找了一個人問道:“老丈,今年是豐收年吧?”
那老者笑道:“是啊!今年是豐收年,今年的水稻大豐收!”
“快交稅了,交稅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
“沒問題!”那老丈顯然非常開心,手裡居然還拿著一壺酒。
在前幾年陝西的路上,就肯定看不到這種場景,有酒喝,代表著糧食充足。
“公子,你是北邊過來的吧?”
“是,我是北邊過來的,路過,好奇問問。”
“哎呀,這新農政去年開始在咱們這裡推行,上頭的知縣老爺據說是換了新人,來了第一件事就是在咱們周圍溜了一圈,今年年初的時候,許多人都分了新田,據說要交的稅也降了。”
聽到這裡,崇禎心頭就舒緩多了。
他在北直隸、河南省、應天府殺了那麼多人,那些官員總算是規規矩矩了一些。
他突然想起來,應天府案後,整個南直隸在去年做了一次官員的大調整,是王永光和周延儒做的一次大調整。
從今年開始,新農政的執行效果,也納入到了官員的政績考核中。
其實要執行新農政,難度並不算大,至少在南直隸難度不大。
去年的金陵都得血流成河了,許多官員也都老實了不少。
不說停止貪汙了,至少開始幹活了。
只要老老實實按照朝廷的政策去執行,基本上都可以推行下來。
最大的阻力是地方鄉紳,應天府案中,死的鄉紳也不少啊。
從徐州目前的情況就可以看出,應天府案,確實起到了威懾的效果。
“老丈,我有個疑惑。”
“公子有何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