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女人果然變臉如翻書(第2/3頁)
章節報錯
今年即使又要賑災大同,又要賑災開封,還有持續支援陝西,國庫裡依然有錢!
但是,整盤棋不是這麼下的。
打仗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是戰爭本身的消耗。
戰爭、政治、民生,都是一體的。
打仗必然牽扯到政治,必然會影響民生。
若是打勝了還好,一旦出現僵持局面,就要持續不斷投入進去。
這裡面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軍政沒有完全解決的情況下,持續投入戰爭,大部分時候,軍糧和俸祿都不會抵達前線,而是被官僚貪汙。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不存在持續作戰了,即便前線打的再強悍,後勤跟不上,依然沒法打。
知道霍去病和衛青為什麼這麼能打嗎?
除了他們本身戰術、戰略一流以外,背後是漢武帝傾國之力給他們做後勤支援。
就說漠北之戰,漢軍十萬越過沙漠進入漠北,而後勤的人馬就調動了四十萬。
這四十萬中,大部分都死在了沙漠裡。
這才是戰爭啊!
為什麼史書給諸葛亮評價也那麼高,那些只會耍嘴皮子的謀士跟諸葛亮不是一個級別的,因為諸葛亮是運籌帷幄的全才啊,能夠很好解決後勤和動員問題。
而如果,在這場和皇太極的持續戰事中,最後消耗巨大,未見勝負,北京城朝堂上將會出現大規模的撤兵的聲音。
那時候,不是一個皇帝能壓得住的。
要壓住也可以,強行壓住,但指不定就是下一個楊廣。
所以總結下來:打仗打的就是後勤。
後勤反應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它牽扯到交通、行政、糧食生產、經濟活力等等。
只要後勤牛逼,前線哪怕敗個一兩次,都不是問題,打不了換帥。
但後勤如果不給力,把岳飛、霍去病叫回來,也一樣白搭。
如此說來,以現在的實力去打皇太極,風險是非常大的。
一旦進入僵硬局面,國內那些蟄伏起來的反對派必然乘勢而起。
所以,目前北線的戰略還是以維穩為主,等國內的反動派被壓下去,然後開始進一步鞏固第一個十年計劃的目標。
大明從來不是被建奴打廢的,也不是被李自成滅掉的,是被自己作死的。
也可以用王朝三百年壽命論來解釋,到了這個年頭,利益集團大而不倒。
崇禎寫得很專心,甚至每一步,需要用什麼樣的人,都寫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