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問道:“沈大人不知情?”

沈棨嘆了口氣說道:“本官確實不知情,糧食送出去的時候,本官親自查驗過,確實是五萬石。”

陳志說道:“運輸隊有多少人?”

“約有4000人。”

陳志說道:“就算每人每天吃2斤,22天,吃掉18萬斤,5萬石可是有600萬斤啊!負責運糧的軍官是誰?”

“是宣府都司王稟和。”

“他人在何處?”

“就在宣化城。”

此時,在宣化城一處酒樓,一群軍官正在喝酒。

“王大人,我聽說那個什麼盧象升來宣府了,他將任職宣府總督?”

說話的是一個壯漢,他叫彭六,人稱“鐵牛”。

因為從外表看上去,他長得非常壯實,像一頭牛一樣。

他是一個千總,也是王稟和的心腹。

當然,前幾天跟京衛軍摔跤的也是他。

自從跟京衛軍摔跤後,他對京衛軍懷恨在心。

王稟和說道:“是有這麼一回事。”

彭六壓低聲音,說道:“聽說什麼軍督府的人也一起過來了?”

“過來了又如何?”

王稟和端起酒碗,大聲說道:“兒郎們,今天都吃好喝完,所有的酒錢肉錢,我埋單!”

眾人端起酒杯大聲高呼起來:“多謝王大人!”

一共就四十幾號人,酒樓都坐滿了。

“兒郎們客氣了,大家在邊陲都很辛苦!”

眾人那對王稟和叫一個感激。

王稟和重新坐下來:“盧象升來了又如何,這裡可不是京衛軍的地盤,宣府有8萬兵力,他想幹什麼?就憑他一人,想動這裡?做夢!”

王稟和一個都司,不將盧象升放在眼裡,自然是有他的邏輯在裡面。

他的邏輯就是,宣府上上下下都不乾淨,盧象升不敢查。

他王稟和只不過是宣府的都司,但卻是這個群體裡的人,盧象升誰都不敢動。

因為盧象升只要動一個人,就會引起其他人的強烈反彈。

這就是王稟和的底氣。

大明朝邊軍已經腐敗了兩百年,漫長的時間,讓每一代在這裡的人都產生了一種慣性思維,就是沒人敢查邊軍。

因為朝廷還要考邊軍守邊。

宣府鎮東起慕田峪,西至西陽河(後世河北懷安縣境,全長510多公里,是軍防重鎮。

彭六舉起酒碗說道:“王大人,卑職早就看京衛軍不爽了,他們不就打了幾仗嗎,你沒看到,狂得都不正眼看咱們!到底有沒有大勝仗誰知道呢,說不定是謊報軍功,就算勝了,那也是朝廷給他們的裝備給的好!”

也許是酒勁上來了,王稟和說道:“你等著吧,最多半年,盧象升肯定灰溜溜回北京,老子在殺人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在幹什麼!”

就在眾人喝酒之際,陳志帶著軍督府的人來了。

隨行而來的,還有500京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