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無比蛋疼的皇太極(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於良田灌溉,徐光啟和宋應星最有發言權的。
崇禎說道:“宋應星。”
“臣在。”
“曹彬的提議如何?”
宋應星說道:“回稟陛下,蒸汽機剛剛做完測試,如果要投入實際使用,還需要逐步改良,例如需要做多大體量的容器,需要多少木材、煤炭,放在河邊,如何保證生鏽問題等諸多因素都要考慮。”
“當然,還有延伸出來的管道如何與當地的田地實際情況相匹配,也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宋應星不虧是在基層幹過的,他三言兩語就把目前蒸汽機面臨的麻煩說出來了。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蒸汽機放在那裡抽水,如何保證它不被偷?”
甚至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大明朝人口眾多,最不缺的就是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蒸汽機未必有人工划算。
這也是正統歷史上,大明朝走向內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並不是蒸汽機的原理有多複雜,而是客觀上來說,當時的人們,並不需要它。
現在如果不是皇帝強行要製造這東西,絕對不會有人過問它。
崇禎想了想,說道:“宋愛卿說的有道理,但是朕現在就想去嘗試做一做,如何?”
宋應星說道:“既然陛下想嘗試著去做,臣等當然會為陛下做出來。”
“那就這麼定了,將此物放到大明製造局,去製造幾個容量更大的,就在北京城附近找地方做測試,施行灌溉,此時交給王徵來主持。”
王徵說道:“臣領旨。”
“今日提的那些問題,朕等著答案,不過不著急,諸位可以慢慢想,但不要忘了。”
眾人又道:“臣等銘記陛下聖訓。”
“朕從宮裡帶了一些美味佳餚,咱們現在去享用吧。”
說著,便帶眾人去了格物院的食堂。
這也算是御宴了吧。
在吃早飯的過程中,崇禎見方以智坐在那裡悵然若失,問道:“方愛卿,在北京大學教書感覺如何?”
方以智想了想,感嘆道:“回陛下的話,臣自從來了北京大學,彷彿感覺魚兒回到來了水中一般。”
崇禎說道:“朕能得你這樣的人才,是朕的幸運。”
方以智怔了怔,眼神中似乎有驚訝,有錯愕,有傷感,有激動,複雜的神情一時間全部湧上來。
“國朝正是用人之際,方愛卿若還有朋友想要到北京大學,可以多向朕引薦引薦。”
“臣一定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等吃完早餐後,崇禎留下後膛槍和紙包子彈的文件,便離開了格物院。
蒸汽機關乎到未來,必須得走穩一點,一步步走。
如果走急了,會讓格物院的人一頭霧水,最後可能研製失敗。
當然,一代一代的更迭是最穩妥的。
在更迭的過程中,積累理論物理知識,打紮實基礎,科技樹會慢慢生長,他相信遲早有一天會迎來科技大爆炸。
六月十五日,瀋陽。
皇太極正在清寧宮中用午膳,他面前擺滿了各種肉,一邊范文程說道:“大汗,多爾袞貝勒已經去草原數月有餘,相信這個時候,林丹汗和萬丹偉徵已經兵敗,恐怕正在派使者到瀋陽的路上。”
皇太極說道:“多爾袞在信中說土默特部的卜失兔對大同鎮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並且打敗明軍?”
一邊的佟養性說道:“稟報大汗,奴才安插在北京的人傳回來的訊息是這樣的,還聽說明朝的小皇帝親征到了大同。”
皇太極頓時大笑起來:“崇禎親征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