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能用刀子解決,就不要廢話!(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這只是官員潛逃和不抵抗的罪名。
而瓜分軍田這事,明顯是整個九邊軍陣的其中一個縮影,以皇帝陛下的性格,接下來肯定會就此事,鬧得九邊不可開交。
現在長城外的勢力一直不安分,若是此時動九邊軍政,必然引發大的震盪。
實屬不智啊!
範景文想了想,得回去勸勸皇帝,不能急於一時。
等回了行宮,崇禎大聲喊道:“曹化淳!”
“皇爺!”
“你給北京送信,給張宗衡加一條罪名,私吞軍田,夷全族!”
曹化淳站在好幾米之外,都感覺到皇帝身上那濃濃的殺氣,不由得打了個寒顫,連忙說道:“是,奴婢這就去辦!”
“回來!”
“皇爺。”
“去傳朕的旨意,讓軍督府走宣化一趟,給朕徹查宣化的軍田,還有薊鎮的軍田!”
“是!”
等曹化淳出去後,一邊的範景文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臣有話要說。”
“如果是關於勸朕暫時不要查軍田一事,就不要說了!”
“陛下,事關九邊安危,臣不得不說!”
崇禎深吸了一口氣,在屋內來回走了兩轉,漸漸平息下怒火,語氣平緩下來,說道:“你說。”
“西北有瓦剌人一直對我朝虎視眈眈,宣大外的漠南蒙古和建奴暗通款曲,遼東又戰亂不休,關內諸藩王不滿新政,地方官員與鄉紳暗自勾結,朝中新政爭議不斷,陛下這個時候要動九邊,不合時宜!”
“那你倒是說說,何時算合時宜?”
“待新政穩固,遼東防禦有所備之後,再與九邊總督做商議。”
範景文敢說這樣的話,有這樣的想法,在古代大臣裡,絕對已經算激進派了。
但他還是不能看得更全面。
現在是一場戰爭,一場他張晨與舊勢力的戰爭,一場內憂外患的戰爭。
正統歷史上的大明朝在崇禎十七年歪脖子樹那裡結束,後面的南明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目前張晨做的這些事,還遠遠不能夠達到拯救大明朝,避免崇禎十七年掛歪脖子樹的結局。
崇禎說道:“你不懂,這一次大同鎮失守,正是因為九邊軍政**,已經到了不能不改制的地步,朕允許一定程度的亂,如果不對他們動刀子,下一次就是宣化,再一下次就是陝西甚至寧夏、甘肅!”
朝中現在大部分反對派都已經寫好奏疏。
奏疏這些天都快馬加鞭送到了大同這邊,崇禎全部都瀏覽過一遍。
大致意思就是,轉移注意力,您看,陛下,現在關外隱患巨大,臣等覺得新政還是要再緩一緩。
若是邊關一次又一次出問題,國內還如何推行新政?
邊關的問題是軍政的問題,軍政**,砸過來的軍費就進了無底洞,防禦依然還是像紙糊的一樣。
就算他皇帝錢再多,也經不起九邊如此折騰。
這一次大同鎮賑災款恐怕也得上千萬兩了吧!
崇禎又說道:“你近日便留在大同鎮主持大局,朕賜你一柄尚方寶劍,三品以下官員,你可先斬後奏。”
“這……”
“總之,朕將大同鎮交給你,你想要什麼,只管找朝廷要!”
你看,多好的領導,資源給足,權力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