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朕要是相信了你們編的故事,朕就活該去掛歪脖子樹!

有錢人啊,有錢有權後,就喜歡當善人。

實際上,這善人背後到底是個什麼德行,心裡沒點逼數麼?

崇禎道是耐著性子把這些奏疏都看了一遍。

看完後,他決定先冷處理這件事。

因為既然這件事有鬧大的嫌疑,李自成肯定不會坐以待斃。

果然,一天後,崇禎就收到了來自李自成的奏疏。

裡面就把事情經過全部寫的一清二楚。

裡面著重強調了李自成帶人搜查了吳志春的家,找到了大量的證據。

甚至還發現了賄賂的名單。

好傢伙,看來這些人賄賂官員都喜歡收藏名單啊。

也是,有錢人家,每花出去一筆錢,那都是要記賬的。

沒有記賬的習慣,如何做到家大業大?

既然李自成手裡都有證據了,那這事簡單啊。

宣李自成進京。

崇禎立刻發了一道詔命,讓李自成火速進京。

此詔命一出,京城裡就有不少人興奮起來了。

李自成進京,他還能有活路?

既然召李自成進京,乾脆將李巖也召回來。

說辦就辦,又給李巖發了一份。

到下午的時候,突然又多了一些彈劾李自成的奏疏。

崇禎又翻閱了一下,咦?居然有山東的官員?

這山東的官員和陝西八竿子打不著,跑來彈劾李自成搞毛線啊!

吳志春死在八月份,估計事情在西安府冷處理了一段時間,那段時間發生了什麼,崇禎不得而知。

有可能是名單上的人找李自成私下談過,但估計是談不攏。

李小哥擺明了態度:我要弄死在座的各位。

於是這事拖到十一月才送到北京來。

而此時此刻收到山東的奏疏,這特麼的就不正常了!

嘿,你別說,還有山西的奏疏。

這不正常!

崇禎先將這些奏疏壓下來,留中處理。

他將駱養性傳召到乾清宮來,說道:“孔府那邊有什麼動靜?”

“回稟陛下,今日早上剛送過來的情報,說是前一段時間,有一名叫王長喜的商人,出入孔府頗為頻繁,一共進了二十次,這王長喜是陝西長安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