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一路舟車,甚為辛苦啊。”崇禎表現得是非常地客氣。

他又說道:“來人,賜座。”

王承恩立刻讓人給孔胤植搬了一把椅子過來。

孔胤植剛開始還假裝客套,表示自己身為臣子,敢來在君王面前坐,但是架不住崇禎的熱情。

最後,崇禎一隻手拉著孔胤植,讓他坐下來。

“愛卿,朕若不是最近有煩心事,也不會在年關讓愛卿來北京來了。”

“陛下有何煩心事,臣願意為陛下分憂。”

崇禎猶豫了一會兒,說道:“唉,不說也罷。”

孔胤植又說道:“陛下是為新政而煩憂嗎?”

崇禎又猶豫了一會兒,說道:“算是吧。”

“陛下,臣願意為陛下分憂,赴湯蹈火。”

“唉……”崇禎又只是長嘆,而不說話。

“陛下是在擔憂李自成一事嗎?”

崇禎只是看了他一眼,並沒有說話,那樣子讓孔胤植認為皇帝是預設了。

他說道:“陛下,臣有一些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你說吧,但說無妨。”

“李自成起於微末,當初助陛下在陝西穩定了一些事態,但此一時彼一時,李自成畢竟並沒有透過科舉正道入仕。”

孔胤植也不傻啊,這話說的還是很周全的,並沒有一上來就抨擊李自成。

“既然沒有透過科舉正道入仕,難免行事魯莽,視禮法於無物,惹的天怒人怨。”

見皇帝並沒有打斷自己,而是在安靜地聽,孔胤植覺得自己說的皇帝應該不反感。

他繼續說道:“若是一人對李自成有意見,倒也好說,畢竟李自成是按察使,這按察使就是做得罪人的事情的,那些官員想要攻擊按察使,未必按察使有罪。”

你看看,你看看,這貨把話說得夠漂亮吧。

“若是有數人對李自成有意見,陛下也姑且聽之。”

“若是有數十人聯名彈劾李自成,陛下則需要派人去查明情況。”

“而若是有百人聯名彈劾,陛下則需要警惕了。”

在孔胤植剛才張嘴說李自成的第一個字開始,皇帝就知道他要放什麼屁了。

這種先揚後抑的話術,就是在告訴對方:我的評價很客觀,我說話站中立,他就是個垃圾!

這種老陰陽人,文字高手,在後世的論壇上,一抓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