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明有些人對自己家裡的管教,是嚴重的失責!”

“來人,將李福興抄家,發配戍邊。”

李福興高呼道:“陛下饒命,陛下饒命!”

李福興被拖了出去,聲音消失在外面。

這一句話中,又有不知道多少人從雲端墜落塵埃。

什麼是生殺予奪?

這就是!

一邊的孔貞運嚇得額頭冷汗如同瀑布一樣。

“自今日起,你們都管好自己家裡那些紈絝子弟,再讓朕遇到,朕見一個,就砍一家人的腦袋!”

“孔貞運革除祭酒職位,打入天牢,聽候發落。”

說完,皇帝大袖一甩,離開了皇極殿。

這件事還並沒有結束。

至少張晨預感到事情還沒有結束。

不是殺一兩個人就能完結的。

看似一場街頭鬥毆,其實是新學和舊學的矛盾,是新派和舊派的矛盾,是新政和頑固派的矛盾。

往大一點說,是新秩序和舊秩序的矛盾。

新秩序有哪些?

例如新農政、新稅政、新軍政、票號、鄉鎮制度、國立北京大學、大明製造局等等。

這些都是一種新的秩序,獨立於儒教秩序之外的新秩序。

而舊秩序就是以儒教為代表的儒生,他們讀四書五經,奉儒學為聖學,一切以禮制治國。

掌握土地資源、官位和輿論權,用儒學的等級制度來桎梏這個社會,讓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

所以啊,一次鬥毆的處理,怎麼可能把新秩序和舊秩序的矛盾給化解?

張晨閉著眼睛都可以推斷出來,有人要藉著這件事搞事情了,可能搞得還很大。

畢竟現在鄉鎮制度一出來,新學人才上位,儒學科舉上位的那些人不滿意了。

別看鎮長、村長官小,他們是管轄農民的最重要的官員,而大明朝是農業社會。

現在朝堂上,無數人都想安插自己的人到順天府的各個鄉鎮。

回了乾清宮,崇禎也沒有繼續去糾結這些事。

事情發生了,再去解決好了。

因為現在無法判斷具體對方會出什麼牌。

以不變應萬變。